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1976年熊向晖接到叶选基电话后,吩咐妻子:把叶帅给的茅台拿出来

2025-07-24

1976年10月9日晚上11点,出任中央调查部副部长的熊向晖,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带着浑身的疲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然而,就在他准备要休息的时候,突然客厅里传来了一阵“叮铃铃”的声响,一通电话打了过来。

“谁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呢?”

带着疑惑和烦闷,熊向晖皱着眉头上前拿起了电话。

“喂?熊叔,我是选基啊,你现在方便吗?”电话那头的声音,熊向晖十分熟悉,正是叶剑英元帅的侄子叶选基。

熊向晖与妻子谌晓华

这让熊向晖更加疑惑了,虽说他和叶帅之间的关系十分熟络,但是和叶选基之间却并没有多少交集,为何他要在三更半夜给自己打电话呢?

结果,等到两人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沟通之后,熊向晖才发现,原来叶选基是特意来告诉他一个十分重要的好消息,这让熊向晖大为惊喜。

在挂断电话之后,熊向晖一扫之前的疲惫,高兴地对着妻子谌晓华说道:“快!将叶帅送的那瓶茅台拿出来,今天晚上我要好好喝一顿!”

那么,叶选基在电话里到底说了什么?熊向晖与叶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叶剑英

“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

说起熊向晖此人,来路可十分不简单。

1919年,熊向晖出生在山东掖县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当过当地的县长,还做过民国政府高等法院的院长。

按理说,这样的家境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算得上是十分了不得的大户人家了。

不过熊向晖并不像其他大户人家的纨绔子弟一样,游手好闲地混日子,又或是帮助国民党的腐败政府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反而是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共产主义阵营当中。

1938年,受到周总理的指派,年仅19岁、刚从清华的校园大门迈出来的熊向晖,就潜伏到了国民党内部,当起了一名肩负重担的“红色特工”。

熊向晖

凭借着自己缜密的思维和极高的沟通能力,熊向晖很快就获得了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的信任,还被其送入到了黄埔军校14期当中学习。

之后的整整八年时间,熊向晖一直隐秘地潜伏在胡宗南的身边担任机要秘书,期间利用自己的渠道为组织秘密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多次挽救中央于万一。

就连毛主席都对熊向晖评价说:“他一个人能抵得上5个师!”

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功绩,熊向晖也被赋予了“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的美名。

熊向晖

1947年7月,在组织的帮助下,熊向晖成功获得了前往美国学习的资格,这让他成功从国民党的手中逃脱了出来。

不久之后,胡宗南得知了熊向晖的真实身份,结果气得暴跳如雷,将自己的办公室砸了一遍。

不过,在冷静下来之后,胡宗南也不禁对身边的部下感叹道:“这人能够如此隐秘地潜伏在我身边八年,这绝非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由此可见,共产党还真是人才济济啊,这场仗最终究竟如何还真是不好说。”

熊向晖

外交工作成为引线

新中国成立之后,熊向晖被中央召了回来。

1949年11月,刚刚返回国内的熊向晖,就接到周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参加一场晚宴。

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

结果这些人在见到熊向晖之后,十分震惊,张治中更是忍不住站起身来说道:“这不是胡宗南身边的熊老弟嘛,难道你也起义了?”

听到张治中的问话,周总理哈哈一笑,说道:“他可不是起义,他应该叫‘归队’!”

周总理熊向晖

随后,周总理向几人解释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听到周总理的这番话语,在场众人不由得大为惊叹。

国民党前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半开玩笑半感叹道:“怪不得胡宗南老打败仗。”

能够迷惑住这么多的高级官员,由此可见熊向晖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多么强,也正是凭借着这份能力,不久之后,他被周总理安排到了外交部,从此开始长期在外事战线工作。

刚开始,熊向晖只是在外交部中担任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跟随代表团和周总理到处参加外事访问工作,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外交经验。

到了1962年,在处理工作逐渐成熟起来之后,他被任命为了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常任代办,从此开始正式承担起了新中国的外交重担。

也正是这份工作,让熊向晖与叶帅之间产生了偶然的联系。

周总理与叶帅

叶帅的提议

到了60年代末期,国际形势发生而来巨变,我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坏,双方之间更是爆发了“珍宝岛事件”,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眼看在苏联的干扰之下,我国就要面临着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局面。中央立刻召集了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四位开国元帅,前来商讨对策。

在初次的会议上,毛主席特意强调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形式很严峻啊,即便战争不可避免,我们也一定要让自己在国际上处在有利局面,决不能被孤立出去。”

而周总理也在“九大”之后,对几人安排了深入研究如何处理国际关系以及制定国际趋势报告的任务。

周总理

不过,当时几位元帅已经上了年纪,精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如今要肩负如此重要的任务,可能很难以支撑。

于是,周总理立刻调派了外交部的一个工作小组,前去辅助几位元帅共同处理工作。

其中领头的就是熊向晖。

当时的几位元帅之中,熊向晖与身为外交部长的陈毅十分熟悉,与徐帅和聂帅也打过交道,但是和叶剑英元帅却很少见面。

早就听说叶帅头脑睿智,心思缜密,善于处理复杂的事务,更是被毛主席评价为“吕端大事不糊涂”。

所以熊向晖也在工作中经常留意叶帅给出的建议。

叶帅

时间一长,熊向晖发现,叶帅总是能够在大家出现分歧的时候,直接指出矛盾和问题的所在,然后带着大家一起从问题的根源上出发。

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在国际关系的变化上,叶帅也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

当时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十分僵化,随时都有可能动起手来,甚至苏联还狂妄地对我国进行“核威慑”。

这也成为了我国在国际关系上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

周总理率领代表团楚国访问

而当时仍然处在冷战时期,所以除了与我国之间的冲突之外,苏联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才更为激烈。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时我国和美国之间已经休战十几年,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有所缓和。而且在美国新任总统尼克松上任之后,还曾经向外透露会主动对中国伸出友谊之手,重塑两国关系。

这正是一个改变当前国际处境的突破口。

于是叶帅就向众人提出建议:“我们应该重新考虑同美国之间的关系了。”

珍贵的赠礼

后来,众人根据叶帅的提议,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一同撰写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

在这份报告里,先是肯定了同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都难以调和的问题,之后又根据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以及苏美关系三方展开探究,并从美国方面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终大家都认为,如今是打开中美关系的好时机。

于是,在报告出炉之后,陈毅元帅作为代表,将其亲自交给了周总理。

之后的事情果然不出叶帅所料,没过多久,中美之间就产生了“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事件。

这一下子打破了两国关系的冰点,使两个国家时隔20多年之后,再度握住了彼此的手,也极大缓和了我国在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困境。

1971年到1972年,熊向晖作为周总理的助理,多次参加了重大外交活动。

其中就包括了陪同接待美国安全事务部主任基辛格访华、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任务。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熊向晖又出任了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

短短数年时间内,熊向晖与叶帅在外交事务上相互配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熊向晖也对叶帅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十分钦佩。

熊向晖

1972年8月,在我国与墨西哥建交之后,熊向晖被任命为了驻墨西哥首任大使,准备收拾行装前去赴任。

在临行之前,叶帅专门派人前来为其送上了5瓶自己珍藏的茅台酒,还亲手写下了一封信为其送行:

向晖同志

闻将远行,特赠茅台五瓶,倘异国思乡,酌旨酒一杯,念曹诗两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助你花离思维斗志也。

祝一路平安

收到这些礼物之后,熊向晖十分感动,他将这封信妥善地保管在了身边。

那5瓶茅台则珍藏在了自己的家中,一直没有舍得喝一口。

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之后的几年,虽然熊向晖一直在远隔万里的墨西哥工作,但是也经常给叶帅写信去问候,在工作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难题,也会询问叶帅的看法。

两人之间的关系,既为革命路上的同志,同时也“亦师亦友”。

1975年,熊向晖结束了自己的任务,返回到了国内。

在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之后,熊向晖立刻前去拜访了叶帅,当时叶帅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休息在家。

两人好久不见,一下子畅谈了整个下午。

熊向晖与家人

期间,熊向晖向叶帅问到:自己前两天想去拜访周总理,可是却被告知总理最近不太方便,是不是因为公务繁忙的关系?

听了熊向晖的问话,叶帅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总理一直忙于工作,结果操劳过度,把自己给累倒了。”

听到叶帅的话语,熊向晖心头一惊,再看叶帅的情绪似乎带着些许悲伤,熊向晖意识到了情况不妙,于是马上追问道:“总理的病是不是很严重?”

面对着熊向晖的追问,叶帅摇了摇头说道:“你还是不要去探望了,让总理好好休息一下吧。”

周总理

其实,当时周总理已经是癌症晚期,难以治愈了,而这个消息叶帅并不忍心告诉将周总理视作自己父亲一般的熊向晖。

然而,几个月后,周总理因病去世的消息传了出来。

得知此事之后,熊向晖果然悲痛欲绝,嚎啕大哭。

后来,毛主席去世,熊向晖又大哭了一场。在一年之内,收到这几个令人悲伤的消息,这让熊向晖在那段时间的情绪都十分忧愁、烦闷。

毛主席

直到1976年10月9日,叶帅的侄子叶选基的一通电话才终于给熊向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叶帅又开始主持工作了。

这让熊向晖十分惊喜。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熊向晖又被中央调任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

熊向晖与家人

1982年从调查部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后,熊向晖又受到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的再三邀请,出任了“中信”公司副董事长兼党组书记,成为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弄潮儿,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发挥自己的余热。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