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投资十六年亲历记:在轮椅旁与股市共舞的成长蜕变

2025-08-03

“你怎么还没放弃炒股?”朋友打趣地问我。我笑着摇头:“都说股市是修罗场,可它也是我的生活支点。”2008年,父亲突发中风,我毅然放下海外生意回到老家。每天推着轮椅,守在病床边,左手握着企业财报,右手翻阅投资名著——这一坐,就是十六个春秋。

“爸,你觉得这只股票能涨吗?”我半开玩笑地问。他只是淡淡一笑:“别赔光了就行。”一句话把我的浮躁拍得烟消云散。那会儿的我,还热衷于追涨杀跌,把K线图当成救命稻草,一天不盯盘就心里发慌。可现实很快给了我一记闷棍:2013年那波期货高杠杆操作,让账户缩水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亏惨了吧?是不是该歇歇了?”有网友留言。我苦笑:“跌倒才知道疼。”

人啊,总要吃几次亏才长记性。最初的疯狂交易、贪婪冒进,如今想来不过是青春期的小任性。有一次,一个券商兄弟私信劝我,“你这样折腾,不怕全军覆没?”他的话像当头棒喝。从那以后,我慢慢学会收敛锋芒,不再为短线波动所累,而是静下心来研究企业基本面——读财报、看行业趋势、琢磨商业模式。

每晚推父亲散步时,我们总会聊起市场。“现在买啥好呢?还能赚点医药费吗?”父亲关切地问。我咧嘴一乐,“稳一点,比啥都强!”渐渐地,我把重心从高风险操作转向低风险策略,从频繁出击到耐心等待机会出现。这种转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被市场教育多几次罢了。

有人说投资靠运气,其实更考验的是耐力和反思能力。一位老友调侃道:“你这几年赚的钱,都花哪去了?”其实答案很朴素——医疗费、生活费,还有偶尔资助邻里乡亲,全靠这些年的分红和波段收益撑起来。当初投入八十万,现在累计已经为家庭贡献四百多万,这些数字不是炫耀,只是一份踏实过日子的见证。有熟悉我的券商伙伴,也常常见证这些数据背后的汗水与泪水。

当然啦,每年的分红早已超过本金,但真正让家庭稳定下来的,是那些大周期里的果断决策和对趋势的敏锐捕捉。如果没有这些积累,仅凭小打小闹,很难扛住父亲不断上涨的医疗开销。有时候做T做短线,有时候趁低吸纳融资,有时又赶上新债上市的小惊喜……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熬夜分析换来的成果。

说到底,这条路哪有那么顺风顺水?失误的时候彻夜无眠,被套牢的时候怀疑人生,但每一次挫败之后都会逼自己冷静下来反思。“是不是太贪心?是不是太急躁?”这样的自省,让人一步步走向成熟。从最初迷恋技术指标,到后来专注价值研究,再到如今以平常心对待盈亏,这一路走来,是血泪史,也是成长史。

前两天遇见一个刚入市的小伙子,他兴奋地跟我分享自己的“神操作”。听完忍不住提醒他,“年轻人别太激进,小富即安才是真理。”他说,“叔,你咋这么佛系啊!”其实哪里是真的佛系,不过是被市场教训过的人,自然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罢了。这么多年,看惯牛熊转换、人情冷暖,也逐渐明白:投资不仅仅是赚钱,更是一场修炼内功的人生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而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内心的不安与贪婪。

采访中,一位老同事感叹道:“你真能扛!换作别人早崩溃了吧。”其实谁不是硬撑着过日子呢?有时候想躺平,可责任摆在那里,只能咬牙坚持。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人才能逼出潜力,实现自我的突破。所以,现在回头看,那些曾经痛苦挣扎的日日夜夜,其实都是宝贵财富,是让我变得更加坚韧、自信的重要基石。不夸张地讲,没有经历过绝望,就体会不到希望的珍贵;没有犯错,就不会懂得改正的重要意义。这或许就是所谓成长最真实的一面吧!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的生活突然遭遇巨变,你是否愿意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希望,并用坚持和反思改变命运,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观察家#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