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央行等三部门优化现金管理:取消5万元以上存取款用途登记
2025-08-13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取消自然人客户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强制性规定。该调整标志着我国反洗钱监管正式从"一刀切"模式转向"风险为本"的精准化管理阶段。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登记要求变更
2022年版规定:金融机构需对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2025年新规:取消上述登记要求,仅保留身份基本信息核实及证件留存
例外情形保留现金汇款、贵金属交易等单笔超5万元业务,仍需执行完整尽职调查流程
实施时间表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9月3日正式施行时间:预计2025年四季度
政策调整背景
2022年原规定实施期间,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国总量的2%,但登记要求引发公众对隐私保护和业务便利性的讨论。央行此次修订基于三方面考量:
落实"风险为本"原则,简化低风险业务流程回应公众诉求,优化金融服务体验通过大数据监测替代人工登记,提升反洗钱效率
各方反应
银行业: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新规可减少柜面业务摩擦,将资源集中于高风险交易监控消费者:北京市民张女士认为"取消登记让大额取现更便捷,但希望银行加强资金安全保障"专家学者: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指出,此举体现监管对公民财产权与金融安全的平衡
温馨提示
金融机构提醒,尽管取消登记要求,客户办理大额现金业务时仍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如发现交易异常,银行仍有权依《反洗钱法》开展进一步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