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印尼喊修高铁延长线!中国突然拒了:45亿贷款还没还完呢
2025-09-10
雅万高铁刚跑出45分钟通勤奇迹,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就想把这条"爪哇加速器"再拉长610公里,一路捅到泗水去。按理说这是送上门的大生意,中国却突然打起了退堂鼓——不是技术不行,也不是产能不够,而是账本上的数字在疯狂报警。45亿美元贷款压了40年,年利率2%的"地板价"已经让利润薄如蝉翼,疫情期间又超支12亿,现在连印尼主权基金都开始琢磨债务重组,这时候再接610公里的延长线?怕不是要把"样板工程"修成"无底洞"。
一、雅万高铁:从"模范生"到"问题儿童"的变形记
雅万高铁刚通车时,那叫一个风光无限。雅加达到万隆的通勤时间从3小时砍到45分钟,今年上半年载客量290万人次,同比还涨了10%。爪哇岛最挤的经济走廊突然装上"涡轮增压",乘客开心得像过年,媒体更是把它吹成"东南亚基建标杆"。但标杆的背后,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45.5亿美元的贷款撑着,占总投资的75%,40年还期、年利率2%——这条件搁国际市场,简直是"慈善家式放贷"。
说好的"样板工程",很快就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疫情一来,工地停工、物资涨价,直接超支12亿美元。国开行没办法,又追加一笔贷款,利率却悄悄提到3.4%。这下好了,成本线往上蹿,盈利线往下掉,票价还定得偏低,运营方每天睁眼就是"现金流焦虑症"。有业内人士吐槽:"表面上是高铁在跑,实际上是债务在滚。"更扎心的是,印尼主权基金最近放风要搞债务重组,说白了就是想降息、延期,把还款压力再往后推。这账越算越心惊:修高铁哪是搞基建,分明是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怕鼓声停在自己手里。
二、610公里延长线:火山上的"豪赌",还是沙漠里的"独舞"?
普拉博沃想把高铁从万隆拉到泗水,直线距离610公里。听起来挺壮观,但地图一摊开,全是坑。雅万段好歹是雅加达-万隆这种"强需求走廊",人口密集、经济活跃;延长线呢?沿途一大半是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客流预期全靠"猜"。更要命的是,爪哇岛是著名的"火山地震带",随便一座火山喷个烟、地壳抖三抖,工程就得停摆,安全成本直接翻倍。
有人说:"雅万能跑,延长线肯定也能跑。"这话纯属想当然。高铁不是拼乐高,一条线跑顺了不代表条条线都能活。雅万的日均客流能撑得起成本,延长线要是站站冷清,就算票价再低,也填不满财务窟窿。更别说印尼总统还想玩"大国平衡术",今天跟这个示好,明天跟那个握手,这种"灵活策略"对外交有用,对高铁这种"百年工程"就是灾难——政策一摇摆,征地、运营、还款全得跟着抖,谁敢赌这610公里的"政策稳定期"?
三、中国的"退堂鼓":不是胆小,是吃过亏
中国这次"退避三舍",说到底是被"老规矩"吓怕了。普拉博沃张口就要"按雅万的条件来",可雅万的条件是什么?低息贷款、超长还期、中方兜底风险。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偶尔做一次当广告,天天做就是自杀。
看看雅万的运营现状:全生命周期得管到底,从开车到修车,从调度到培训,印尼团队得从零学起。这就像养孩子,生下来还得管到大学毕业,万一孩子不争气(运营亏损),家长(放贷方)还得跟着操心。现在印尼主权基金想搞债务重组,无非是想降息、延期,把风险再转嫁给中国。这种情况下再接延长线,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业内早就吵翻了天。"激进派"喊着"趁热打铁拿下爪哇岛",说这是"战略标杆、产业出海";"谨慎派"直接泼冷水:"先把雅万的账算明白再说!运营现金流都没稳住,就敢修610公里的'盲肠线'?"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高铁不是"面子工程",得靠真金白银的客流说话。雅万沿线的商业配套、公交接驳、票价策略都还没理顺,就急着铺延长线?怕不是要把"一带一路"修成"一路一带债"。
四、延长线的"生存手册":要么印尼出血,要么中国止损
要修延长线不是不行,但得先把丑话说前头。
第一,"老规矩"必须作废。2%的利率、40年还期?想都别想。印尼要是真心想修,就得拿出"真金白银":要么主权基金全额担保,要么提高票价补贴,要么承担地质风险导致的超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跨国基建?
第二,客流得用数据说话。610公里沿线有多少潜在乘客?高峰时段能上座多少?这些不能拍脑袋,得找第三方机构做"压力测试"。要是客流预测低于盈亏平衡点,宁可不修也不能硬上。高铁不是"扶贫工程",总不能让中国纳税人给印尼的"偏远地区"买单吧?
第三,风险共担得写进合同。火山喷发、地震滑坡、政策变脸导致停工——这些风险谁来扛?以前雅万是中国"大包大揽",现在必须改成"五五开":印尼负责征地、安保、政策稳定,中国负责技术、建设、运营培训,谁的责任谁兜底。
五、基建出海:从"撒钱换吆喝"到"算清账再干"
雅万高铁的纠结,本质上是中国基建出海的"成人礼"。以前我们总想着"先交朋友后赚钱",搞"情义价"、"标杆工程",结果往往是"钱花了、力出了,还落一身埋怨"。现在终于明白:搞基建不是搞慈善,可持续的合作才是真共赢。
印尼想修延长线,我们举双手欢迎,但前提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你不能既要中国的技术、贷款,又不想承担风险;既要低票价讨好民众,又不想补贴运营亏损。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好事,在商业世界里根本不存在。
说到底,雅万高铁延长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发展中国家对基建的渴望,也照出了中国企业的风险觉醒。与其硬着头皮接下"亏本买卖",不如先把雅万运营好——优化时刻表、盘活车站商业、调整票价策略,把"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等印尼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不用我们催,他们自己都会哭着喊着要修延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