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国产“海上清道夫”开工!六球场长、11泳池装泥,智能黑科技曝光

2025-09-18

9月8日,上海启东的海边有点热闹。一场特别的仪式正在振华重工的船厂里举行。这可不是普通的造船环节,而是给一艘“大家伙”铺下第一块龙骨——相当于正式开工了。

这艘船,来头不小。它叫25000方等级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名字听着拗口,其实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海上“清道夫”里的超级工程车。它能挖泥、运泥,还能把泥吹到指定地方造地,干的都是大工程里的重活。

最牛的是,它是咱们国家自己设计、自己研发、自己造的。从投资到技术,从设计到建造,全链条国产。中交上航局牵头,七〇八研究所操刀设计,上海振华重工动手建造,一整个“国家队”联手打造。

这船有多大?我查了下数据,长180米,差不多六个篮球场连起来那么长。宽36米,相当于十层楼高。最大能装下27580立方米的泥沙,相当于11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挖泥最深能到120米,比上海中心大厦的三分之一还高。

它不光块头大,脑子也聪明。船上装了咱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监控系统,能实时掌握航行和作业状态。就像给船配了个“大脑”,哪里堵了、哪里效率低,系统马上提醒,操作更精准。

还有个叫“数字哨兵”的系统,靠AI视觉和激光雷达工作。相当于给船安排了个不睡觉的“数字人”站岗,全天候盯着周围环境,有危险立马报警。刮风下雨也不怕,照样看得清。

为了跑得快、省油、稳当,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双发动机、双螺旋桨,动力足。船头带个“球鼻”,船尾有两个“小鳍”,能减少水的阻力。甲板是全通的,结构顺。

最巧妙的是它的泥泵设计。以前的挖泥船,泥泵要么放船头,要么放船尾,各有优缺点。这回工程师搞了个创新,把两种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泥泵单独放在船头,但管线布局特别讲究,让整艘船的重量更平衡,不管装多少泥,船都稳稳的。

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细节优化,直接决定了船能不能在风浪里安全作业。现在这艘船,不仅装得多,跑得快,还特别省油,综合能效在国内领先,放眼世界也是一流水平。

等它造好了,主要去干这些活:深海挖砂、港口清淤、航道疏浚,还有吹填造地。像一些海岛扩建、新港口建设,都用得上它。关键时刻,比如台风过后航道被堵,它还能快速抢通,保障航运安全。

这艘船的意义,不只是多了一个工程工具。它代表着咱们在高端疏浚装备上,真正站起来了。以前这类高精尖船舶,基本靠进口。现在我们不仅能造,还能造得更好。

你走在海边,看到一片新土地,可能就是这样的船一铲一铲“造”出来的。它们不出名,但默默支撑着国家的海洋基建。

最后:

这艘船让我想到,真正的实力,往往藏在那些没人注意的角落。我们习惯了高楼大厦、高铁飞机,却很少想到,脚下那片土地,海上的新岸线,背后有多少看不见的技术在撑着。中国制造,不只是贴标签,更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打下的硬功夫。这艘挖泥船,挖的是泥沙,填的是底气。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