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篮协新规引热议?CBA赛季增加第五节 网友调侃:买四节送一节!

2025-11-22

为啥一个号称要搞职业化的篮球联赛,能搞出类似“卖身契”的规则,把自家顶级球星逼得差点没球打?这事儿的主角,大伙儿都熟,就是周琦。

这哥们儿,国内篮球圈里说第二,估计没几个人敢站出来说第一的中锋。按理说,这种级别的球员,应该是香饽饽,走到哪儿都得被俱乐部捧着。可偏偏在CBA,他愣是被一份所谓的“D类顶薪合同优先续约权”给锁死了,想从新疆队转会,门儿都没有。

你没听错,就是这么个听着就有点绕的规则。说白了,就是只要新疆队愿意给你顶薪,你就必须得留下,球员自己没得选。这规则一出,周琦直接炸了,公开炮轰,说这是拿他的职业生涯开玩笑。

那段时间,他宁可跑去澳洲联赛打球,也不愿意在这份“卖身契”上签字。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球迷圈里吵翻了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不把球员当人看的规矩?

这事儿的核心,就是那个CBA搞出来的工资帽和合同制度。听着挺专业,又是A类B类,又是D类顶薪的,说是为了让各队实力均衡,别搞军备竞赛。出发点好像没毛病,可实际操作起来,就变味了。

尤其对周琦这种级别的球员来说,这哪是保护,这简直就是一副金手铐,把你的价值和未来都锁得死死的。这事儿可不光是周琦一个人的痛,背后反映的是整个CBA顶尖人才都可能面临的困境。

可最有意思的是,CBA一边搞出这种冷冰冰、不近人情的规则,另一边呢,又突然变得特别“温暖”,特别“有人情味儿”。就在大家还在为周琦鸣不平的时候,他们又推出了一个叫“人情特例”的新规。

这规则是干嘛的呢?就是说,如果一个球员家里出了大事,比如直系亲属得了重病或者去世了,需要他立马回家处理,那球队可以给他申请一个特殊名额。

这个球员就可以暂时离队,而且还不占用球队的注册名额,球队还能签个新人来顶替一下。这么一看,嘿,还挺人性化的嘛,知道球员也是人,也有家庭。

但这俩事儿放一块儿看,就让人觉得特别拧巴。一边是用铁链子捆住你的腿,让你动弹不得;另一边又在你摔倒的时候,递过来一张纸巾,问你疼不疼。

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精神分裂了?这种一会儿像后爹,一会儿像亲妈的管理方式,让球员和球迷们都看懵了,咱到底该信哪个CBA?

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神操作”,还不止这一件。就在2022-2023赛季开打前,CBA在外援政策上,又给所有俱乐部来了个“急转弯”,差点闪了所有人的腰。

本来呢,赛季开始前很久,联赛就通知了,新赛季的外援使用规则是“4节4人次”。啥意思呢,就是一场比赛,你最多能让外援上场4次。

各家俱乐部也都信了,吭哧吭哧地按照这个规矩去全世界找外援,战术体系、人员配置,全都是围绕这个规则来设计的。钱也花了,人也找了,就等着开赛大干一场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就在离开赛没多久的时候,CBA公司突然一拍脑袋,发了个新通知:规则改了!

改成“4节5人次”了,而且最后一节还能上俩外援!这一下,所有球队都傻眼了。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备考了一年文科,临进考场了,监考老师告诉你,今天考的是高数。

那些只签了一个强力外援,或者战术上根本没考虑过双外援的球队,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想再找人?时间来不及了。不找人?那碰上那些有两个猛外援的队,末节直接被人家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说变就变,完全不考虑俱乐部投入和准备的行为,让很多人都觉得太业余了。当时不少篮球评论员都直言不讳,说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严重损害了联赛的公信力,让投资人和球迷都觉得,这联赛怎么跟闹着玩似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更离谱的还在后头。新赛季,CBA又憋出了一个堪称“世纪昏招”的大动作,直接把球迷们的吐槽热情推向了顶峰。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向国际篮联看齐,跟国际比赛接轨,CBA决定把每节比赛时间从12分钟缩短到10分钟。一场比赛下来,就少了8分钟。这么一改,问题就来了,比赛时间短了,那些本来出场时间就不多的年轻球员,机会不就更少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篮协和CBA的高层们“别出心裁”,想出了一个绝妙(或者说荒唐)的办法——增加“第五节”!你没听错,就是在40分钟常规比赛打完之后,再加一节10分钟的比赛。

这“第五节”的规则,那叫一个清奇。首先,它不计入总成绩,也就是说,打得再好,打出花儿来,也不影响比赛胜负。其次,主力球员不准上,只能是那些替补和年轻球员参加。更绝的是,这还不是正常的5对5,而是打4对4。

这操作一公布,网上直接就炸了。球迷们都看傻了,这是什么神仙操作?一场没有胜负压力,规则还奇奇怪怪的“加时赛”,真能锻炼出什么人才来?

这不就是典型的为了搞而搞,纯纯的形式主义吗?很快,一个流传最广的段子就出来了:“CBA这是买四节送一节啊!”这句调侃,简直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从周琦的“卖身契”,到外援政策的“急转弯”,再到这个“买四送一”的第五节,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看下来,你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实。

CBA似乎总是在各种目标之间来回摇摆,既想要职业化的严谨,又想搞点人性化的温情;既想跟国际接轨,又舍不得自己那点#热点观察家#培养新人的“小九九”。

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搞好。这些看似孤立的“昏招”,其实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的篮球联赛,到底有没有一个清晰、稳定、长远的发展方向?

这么折腾下去,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和资源,更是中国篮球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点家底和球迷们的热情。

说到底,规则上的小修小补,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