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4S店销售不敢说的秘密:这些“车企退市库存车”能省10万,但最后一个问题难倒所有人!省下的钱真够修车吗?

2025-11-24

你有没有想过,花一半的钱就能开走一辆高端新能源车?这不是做梦,而是一批年轻人的真实选择。

当哪吒、高合、极越这些曾经风光的新势力车企接连倒闭,他们的库存车却成了抢手货。28岁的江先生跨越1500公里从安徽到广西,只为了用7.77万元开走原价14.99万元的哪吒L。

他说:“开10万公里省下的油费就回本了,保值率根本不重要。”这种“捡漏”背后,是年轻人消费观的彻底颠覆——他们宁愿放弃品牌光环,也要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但售后无门、配件断供的风险也如影随形。这场冒险到底值不值得?

广西一家4S店里,销售指着最后一台哪吒L对江先生说:“这车现在便宜6.3万,加上补贴落地才7万多。”两个月前,这家车企刚宣布破产重整。

江先生没有犹豫,当场签了合同。他算过一笔账:每天通勤60公里,电车每公里电费不到1毛钱,油车要6毛。开满10万公里,电费比油费省下的5万元,正好覆盖车价。

在广州二手车市场,高合Hiphi Y从原价44.9万元跌到12万元。车商陈先生一个月卖出20多台:“年轻人来了先问电池度数,再看自动驾驶配置,最后砍价。”

22岁的关先生用15万元买下极越07长续航版,这款车曾经标价21.99万元。他指着激光雷达和真皮座椅说:“同价位的比亚迪只能买到塑料内饰。”

这些消费者有一个共同点:预算有限但懂技术。关先生提前研究了极越的EE架构,确认核心部件和吉利车型通用。“就算品牌倒闭,维修也能找到替代方案。”他在车友群找到了第三方维修点,老板曾经是极越售后总监。

风险并非不存在。一位威马车主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车机系统瘫痪后,导航和语音助手全部失效。由于服务器关闭,手机APP无法控制车辆。更换一个前保险杠等了半年,最后从事故车上拆下旧件才解决。

我国汽车行业相关规定要求,车企退市后需在合理期限内保障车辆配件供应,但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高合破产后,部分车主组成互助群,集体向海外供应商订购配件。一盒车灯模块从德国空运,均摊后每个车主多花2000元。

行业洗牌速度超出预期。2023年以来,威马、高合、哪吒、极越等10多个品牌退出市场。乘联会 2025 年 11 月发布的《10 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当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 58.7%,其中比亚迪单月销量 44.17 万辆,零跑交付 7.03 万辆创纪录。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公开表示:“2025-2027年是淘汰赛关键期。”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在慕尼黑车展预警:“约100家车企可能出局。”当前国内新能源车企数量从巅峰期近200家缩减至约40家。

二手车商陈先生发现一个现象:购买“库存车”的消费者反而更懂车。“他们会带着OBD检测仪来验车,比专业评估师还仔细。”一位买家甚至自带电脑读取电池健康度,确认衰减值低于8%才付款。

售后体系的漏洞催生了新业态。深圳出现专门改造倒闭车型的作坊,老板曾是一家新势力车企的工程师。他开发出通用型车机主板,能让瘫痪的智能汽车恢复基础功能。更换一套系统收费8000元,生意火爆。

部分城市针对“烂尾车”上牌设限。某直辖市车管所要求提供车企存续证明,否则无法登记。一群高合车主联合起诉当地交通委,最终通过行政复议拿到牌照。

保险公司对这类车型提高保费。一辆原价30万元的高合,商业险报价比同价位比亚迪贵2000元。理赔员解释:“配件稀缺导致维修成本飙升,去年一次追尾维修费高达12万元。“

产品展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