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渡江战役解放军误入美使馆,毛主席发来电报,邓小平:主席生气了

2025-09-11

1949年4月20日那天,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率先突破长江防线,打响了渡江战役。面对斗志昂扬、团结一心的解放军部队,国民党军队根本抵挡不住。没过几天,南京就被解放军成功拿下,整个战局对他们非常有利。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出了个意外状况: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几名士兵擅自闯进了美国大使馆,还和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起了争执。这件事不仅让留在南京的外国外交官们人心惶惶,还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毛主席知道这事后,马上发了封电报过来。在前线的邓小平看完电报,转头对陈毅说:"主席发火了。"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毛主席当时发的电报里写了什么?事后解放军做了哪些调整,又引发了哪些后续影响?

1949年4月23日夜里,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下属的第三十五军开始大批渡过长江。让人没想到的是,国民党军队几乎没有进行顽强抵抗,这支队伍在24日就轻松拿下了南京城。

但就在4月25日下午,事情突然有了新变化。美国之音、BBC这些西方大媒体突然集体报道说,中共军队打进南京城后,跑到美国大使馆里搜查,还跟美国大使吵起来了。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在国际上炸开了锅。

毛主席当时在后方,看到新华社的报告后大吃一惊。要知道,早在4月1日解放军渡江前,第三野战军就提前制定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中央军委还专门给总前委和华东局下达了八条指示,详细说明了南京解放后的外交工作安排。可没想到,现在居然出了第三十五军擅自闯入司徒雷登大使住所的事。

为了弄明白这件事的真相,展开了详细调查。没过多久,整个事件的经过就全部查清楚了。

4月25号一大早,三十五军103师307团一营的营长谢宝云,正忙着给手下的兄弟们张罗吃饭住宿的事儿。

刚来南京不久,谢营长他们还不熟悉这座城市。转悠了半天,结果误打误撞跑到了西康路上的美国大使馆。

司徒雷登大使刚睡醒没多久,突然发现家里闯进来一群陌生人,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这位在杭州出生的"中国通"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毫不客气地说:"我是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你们擅自闯入使馆就是侵犯美国领土,马上给我出去!"

谢营长盯着眼前这个会说中文的老外,一点没怂。他直接怼回去:"管它是不是美国大使馆,这儿是中国的土地,这栋楼和里头的东西,全是老百姓的!"

可以看出,尽管中央军委早就制定了涉外纪律规定,但谢营长他们显然没当回事。这帮人连基本的外交礼仪都不懂。

消息一传开,不少留在南京的外国使节开始担忧自己的安全。欧美媒体很快跟进报道了这件事。谁也没料到,这事竟引发了一场国际纠纷。

邓小平和陈毅在去南京的路上收到了这封电报。读完电报内容,邓小平转头对陈毅说:"看来主席发火了。"

和陈老总共事多年,他马上察觉到情况不妙。就在这紧要关头,两位总前委的同志同时回忆起今年3月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过的那番话。

毛主席曾说过:"拿下上海,是中国革命必须闯过的一道大坎。"

起初,邓小平和陈毅对主席这番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但如今他们彻底明白了:虽然解放军能击退国民党军队,但这并非终点,恰恰相反,一切才刚刚起步。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他特别强调:"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要从农村转向城市。"针对这一转变,他要求全党全军"下大力气学习如何管好城市、建好城市",同时指出"解放军要始终保持战斗队本色",并形象地说"要把210万野战部队当作培养干部的大课堂"。

一到南京,陈毅和邓小平就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落实毛主席的指示。陈毅第一时间去检查了进城部队遵守纪律的情况。

4月28号一大早,陈毅和邓小平起床后,结伴在南京总统府内溜达。这地方来头不小,最早是明朝陈友谅儿子陈理的侯爵府邸。后来明成祖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也住过,成了汉王的宅院。

在清代,这个地方被改造成两江总督的办公场所。康熙和乾隆南巡时,都曾把这儿当作临时住所。像林则徐、曾国藩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官员,包括李鸿章、沈葆桢、左宗棠和张之洞,都曾在此主事。

1853年,太平天国政权在南京站稳脚跟后,洪秀全把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改造成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宫殿。没过多久,清军打回南京城,这座豪华宫殿被一把火烧得精光。直到1870年,清政府才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两江总督衙门。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把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改成了总统府。到了1927年,国民政府把南京定为首都,这个地方就变成了政府办公区。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1947年国家实行宪政时,这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总统府的办公地点。

陈毅和邓小平并肩走着,看着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涌起无限感慨。

一进东园,他们傻眼了——地上全是水,连过道上铺的红毯都湿透了。

问过才知道,部队的士兵们头回见到自来水管的水龙头,觉得特别新鲜,就来回拧着玩,结果水哗啦啦流得到处都是……

陈毅记起毛主席之前的命令,马上让部队动手,把总统府里里外外彻底清扫一遍。他还下了道死命令:除了必须站岗的士兵,其他人一律不准留在总统府里。

南京的驻军部署完成后,根据中央军委早前同意的方案,第三野战军计划在一周后发起上海战役,迅速解放这座城市。

在南京实地考察后,陈毅发现,虽然一周后能拿下上海,但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太多,根本来不及。要是处理不当,很可能应验毛主席的警告——"会出大乱子"。

上海无论是规模还是地位,都比南京更胜一筹。

陈毅和邓小平商量后,决定向中央军委提个建议。经过总前委多次讨论,他们4月30日上报说:最好把打上海的时间往后延半个月到一个月。

毛主席收到电报后,仔细琢磨了三天。经过深思熟虑,他认可了总前委的建议,决定把打上海的日子往后延一延。

就在同一时间,总前委给即将投入上海战役的第九和第十兵团发了电报指示。电报里明确要求,部队在开进上海之前,必须专门抽出一段时间集中整训,重点对全体官兵进行城市纪律和政策的专项教育。

总前委分析后指出,按照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是我们党和军队没提前做好准备就急着进大城市,肯定会处处受制。要是进城前不先花十天左右整顿训练,后面准会出乱子。

经过讨论,这次针对参战官兵和接管干部的专项培训,选在了离上海200公里的江苏丹阳。总前委给三野部队明确了两点:解放上海时,第一要打出漂亮仗,展现我军实力;第二要守规矩,进城后必须严格执行纪律,保持良好军容。

丹阳这个只有3万人的小地方,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5月2日那天,三野副司令粟裕带着准备接管上海的部分干部,从常州来到了这里。第二天,陈毅从南京出发,途经镇江也到了丹阳。没过多久,总前委书记邓小平领着华东局财委的一批工作人员,在5月6日也赶到了这座小镇。

总前委强调,接管上海前的思想教育最为关键。5月4日起,负责接管工作的干部们集中学习七届二中全会内容,重点理解党的工作重点如何从农村转向城市。同时,他们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等文件,系统学习城市接管的具体政策和纪律要求。

5月6日,华东局在丹阳召开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接管上海时必须遵守的各项纪律要求。会议特别提醒,部队官兵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既要适应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也要保持吃苦耐劳的本色。思想上绝不能放松警惕、贪图享乐,这样才能确保革命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出了个意外情况,让陈毅更加发愁了。

5月8日那天,陈毅在丹阳街头闲逛。走到光明大戏院附近时,他看见几个没票的军人非要闯进去,被拦下后还大吵大闹。

陈毅看到这情况,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直接走过去,命令那些没票的士兵马上走人。

实际上,尽管《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已经公布实施,但军队内部对其中一项规定意见很大:官兵进城后"禁止借住老百姓的房子和商铺"。

这件事的起因是陈毅特意让人在文件里加了一条特殊规定。他先让起草的人去翻历史书,看看以前有没有军队"不准进老百姓家"的先例。确认没有后,陈毅坚持要在文件里写明:部队进城后,在没安排好驻地前必须睡大街。他解释说,要是不这么规定,大批军人突然都挤进居民家里,肯定会惹出麻烦,搞不好还会引发大乱子。

《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的草案刚出来,就在部队里炸开了锅。

从红军时期开始,部队官兵就习惯借住在老乡家里。到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战士们也一直住在老百姓家中。如今进了大城市,怎么突然就不让住民房了?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们,实在搞不明白这个变化。

他们列举了不少实际问题:"早晚温差大,让士兵住户外容易感冒生病,影响战斗力。如果战士睡大街,那指挥部是不是也得搬出来?万一下暴雨,士兵们难道要泡在水里休息?伤员在马路上怎么治疗?"……

连队战士和团营领导都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反对的人多、声音大,这让起草小组很意外。他们赶紧把情况报告给了陈毅。

陈老总听说这事后,心里很不痛快。他态度坚决地对起草小组说:"这些难题咱们都能想办法解决,但部队必须睡马路不进老百姓家,这条规矩必须严格执行!就这么办,谁来说情都不好使!"

邓小平和刘伯承批准后,《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被提交给中央。毛泽东看到总前委这么注重纪律政策,非常高兴,在回复中连说了四个"很好"。

5月10日,陈毅在丹阳城南的大王庙向即将接管上海的干部们发表讲话。他开口第一句话就逗乐了全场:"咱们野战军可得收收野性子了!"

陈毅随后讲了几件他最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第一件是光明大戏院有军人没买票就闯进去闹事,他批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军纪;第二件是他在丹阳师范随便问了几个人,听说有当兵的跑到学校摘走一个灯泡,他强调这种小事也会损害军队声誉;第三件是丹阳街上到处都是军人,深更半夜还有士兵在外面晃悠,这说明部队的请假外出制度根本没落实好。

陈毅指出,上海作为一座历经百年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情况错综复杂,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否则很容易出问题。他谈到,解放上海是革命胜利前的最后一道坎,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个重大挑战。虽然党在大革命时期曾进入过上海、武汉、南京等大城市,但最终都被迫撤离。这次能否站稳脚跟,关键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和表现。

在部队集训的时候,粟裕给三野的军官们做了个报告,题目叫《怎么打上海》。听完报告后,官兵们都主动写了保证书。

丹阳的集训刚结束,上海战役就全面爆发了。从5月25日起,三野的第九兵团和第十兵团先后打进上海市区。战士们白天在枪林弹雨中拼命,晚上就直接躺在街头巷尾休息。

5月27日清晨,上海战役接近尾声。市民们推开窗户、走出家门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街道两旁湿漉漉的地面上,整整齐齐躺着身穿黄军装、抱着枪的解放军战士......

这一幕让上海人看呆了。多年来,市民们见过不少部队,但像解放军这样直接睡在大街上还不打扰老百姓的,还真是头一回见。

就在同一天,上海《解放日报》首期刊登了一张新华社战地记者拍下的现场照片。随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全球多家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

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给全世界留下了纪律严明的深刻印象。作为中共最有力的形象代表,他们的行为赢得了广泛赞誉。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落幕,中国历史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