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三耐环保北交所“冲刺”受挫,终止上市提案“先斩后奏”!
2025-10-08
北交所上演生死时速! 这边中诚咨询喜提“准生证”,那边三耐环保却惨遭“退婚”,一天之内,冰火两重天!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三耐环保似乎上演了一出“霸道总裁先斩后奏”的戏码,股东大会还没来得及拍板,它就急吼吼地撤回了上市申请,这波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 2025年,原本对三耐环保和中诚咨询来说都是关键的一年。
这两家企业,一家专注于有色金属冶炼的电解系统解决方案,一家深耕工程咨询,都在北交所的门前摩拳擦掌,准备大展宏图。 谁能想到,命运的天平竟然如此任性!
说起来,三耐环保的底子并不差。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手握7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9项,乙烯基树脂整体浇铸电解槽更是行业内的明星产品,一度被捧为“浙江制造”的标杆。
2023年,三耐环保的业绩更是如同坐上了火箭,营收暴增129.04%,扣非净利润也飙升了160.89%,简直是羡煞旁人。 凭借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三耐环保一路绿灯,北交所的审核速度也是相当给力,三轮问询如同狂风骤雨般迅速完成,让不少排队上市的企业家羡慕不已。
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正当大家以为三耐环保即将敲钟上市,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剧情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从2024年9月开始,三耐环保的上市之路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之后再无进展。 一位接近三耐环保的中介机构人士透露,问题的关键在于“业绩变脸”和“内控不稳”。这话说得委婉,但背后的信息量巨大。
2024年报显示,三耐环保营收虽小幅增长,扣非净利润也创下新高,但这份“喜报”却藏着一颗“雷”。进入2025年,三耐环保的业绩急转直下,一季度营收、利润双双暴跌,如同遭遇了“滑铁卢”。这让原本对其业绩持续性就高度关注的监管层,更加疑虑重重。 沪上某券商的资深保荐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三耐环保中报业绩不能扭转颓势,上市恐怕悬了。
果不其然,2025年8月,三耐环保的中报一出,营收和利润的同比跌幅虽然有所收窄,但持续下滑的趋势,最终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保住上市资格,三耐环保也曾试图力挽狂澜,主动缩减募资规模,希望能博得监管层的认可。
但这一切的努力,最终还是化为泡影。 更令人玩味的是,三耐环保在终止上市这件事上,似乎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按照规定,公司应该先召开股东大会,由股东们投票决定是否终止上市。
三耐环保却在股东大会尚未召开之前,就抢先一步向北交所递交了撤回申请。 这种“先斩后奏”的操作,难免让人质疑其内部决策的合规性。
这波“神操作”,像极了职场上那些越级汇报、先斩后奏的“愣头青”,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实,三耐环保的“家族企业”背景,也一直是其上市路上的一个隐忧。
股权高度集中在林建平家族手中,容易引发外界对其公司治理和内控有效性的担忧。 更何况,三耐环保在过去几年里,屡屡因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
信息披露违规、会计差错更正……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蛀虫,啃噬着三耐环保的上市之路。 话说回来,家族企业并非原罪,但如果家族色彩过于浓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就容易滋生内部控制风险。
三耐环保的教训,也给其他家族企业敲响了警钟。 所以,三耐环保北交所IPO折戟,到底是“时运不济”,还是“咎由自取”?真的是一次简单的“战略调整”,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留给市场太多的思考。
大家觉得三耐环保还有机会重整旗鼓,再次冲击北交所吗?你认为家族企业应该如何平衡家族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