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战略核潜艇较量:中美导弹技术差距比你想的更大
2025-10-10
当美国海军在93阅兵期间试射四枚三叉戟IID5导弹时,一场无声的核威慑较量悄然上演。中国东风61导弹以14000公里射程、25马赫速度和10米级命中精度,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了对传统强权的超越。这场竞争不仅关乎射程与弹头数量,更触及核战略的根本分歧:美国依赖数量威慑,中国坚持自卫防御与质量提升。三位一体的打击体系如何重塑全球力量平衡?在多极化时代,谁能真正掌握战略主动权?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核科学专家陈敏老师,一起来聊聊战略核潜艇和新型导弹的最新动态。陈明老师您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明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羽核科技的见解。好,那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最近,美国海军宣布,他们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完成了四连发,就是连续试射了四枚三叉戟iid、五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这个事情其实挺引人关注的,因为一方面它是一个常规的试射,另一方面,它试射的时间点,正好是我们在93阅兵的时候,我们的全新的战略导弹首次亮相的时间点。对,所以这个时间点卡的就挺有意思,那我们就来聊一聊,到底是谁在核威慑这方面真正的占据了上风。咱们先来聊第一个部分,就是技术指标的较量咱们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现在中美在潜射导弹这个领域到底差距有多大?中国的东风61最大射程是14000公里,然后速度是25马赫它可以装10枚分导式的核弹头。那这个三叉戟二d5,它的射程是11500公里,速度是24马赫,它最多只能带八枚核弹头,所以在射程和速度上,其实东风61已经全面超过了它这差距确实挺明显的。而且东风六十一的原概率误差只有几十米,然后它的新一代的制导技术,也是让它的命中精度已经远超美国的三叉戟2.5。而且中国的潜射导弹的发射成功率这几年也是飙升到了95%以上。那美国这边,因为俄亥俄级的老化,它的三叉戟2d5的发射成功率反而下降到了80%左右,所以在技术上性能上可靠性上,美国现在也是被中国拉开了差距那你觉得就是中美在战略核潜艇和陆基洲际导弹这两个领域的差距,跟潜射导弹这个领域的差距相比,哪个更大?其实我觉得核潜艇这块美国还是领先的,因为美国的俄亥俄级海是全球最先进的核潜艇,它的声呐系统静音能力都是非常强的,然后它的潜射导弹也是三叉戟2d5。这个也是全球最厉害的潜射导弹之一。所以美国在海基和威慑这块还是稳坐头把交椅的。那陆基的陆基的话,美国的是民兵三,然后中国的是东风5c。和东风41那其实中国的这些导弹的射程和突防能力都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民兵三,而且中国的东风五c是发射镜部署的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也非常强。所以其实在陆基和海基这两个领域,中国也已经拉近了跟美国的距离,甚至在一些方面实现了超越。所以你觉得现在中美在核弹头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还有多大?美国的核弹头总量是3700枚,然后部署的是1770枚,那中国的核弹头数量的话,外界估计是在350枚到550枚之间,那当然,这个数字其实远远低于美国的,但是中国的是强调核弹头的实战化,而且它的这个新型的核弹头在杀伤力和突防能力上,其实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那些老式的核弹头那妲己精度上的差距是不是更明显。没错,中国的这些新型的导弹,它的打击精度已经是达到了10米之内。然后,美国的那些传统的这种洲际导弹的话,它的原概率误差还是在百米之内,所以这个也是直接影响了核威慑力的一个影素好,技术指标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回澜咱们来进入第二个部分,咱们来聊一聊战略打击体系的覆盖能力。这次我们阅兵当中,亮相的这些战略导弹,它们的部署方式和突防能力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我们这次阅兵当中,展示的东风41它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然后它的射程是可以超过14000公里的。这个射程的话,从中国发射,可以覆盖全球几乎所有的目标,而且它的速度是在25马赫以上,并且可以搭载10枚分导式的核弹头,而且它的突防能力是非常强的,它是用了多级的加密的和复合的制导系统。再加上我们的卫星导航的加持,所以它的命中精度是在10米之内。这性能确实很吓人。然后我们还有东风61,它也是可以达到15000公里以上的射程,它可以搭载12枚核弹头,它的速度是超过30马赫的这个巨浪三也是我们最近新服役的它的射程是12000公里它也是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的核弹头,它的突防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我们的东风五c,它是一个发射镜部署的超重的洲际弹道导弹,所以它也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强大的固定阵地的战略反击能力。再加上我们的轰6k和gle组合之后,我们的打击范围是可以超过11000公里的,所以就是各种类型的高超音速的。空射的导弹让我们整个的战略打击体系变得更加的灵活,也更加的难对付。那美国这次它的三叉戟2d5的试射,你觉得它在技术上有什么新的亮点吗?三叉戟2d5它其实是一个,它的射程是11500公里,然后速度是24马赫,它可以携带八枚核弹头,它的原概率误差是在10米之内,它也是美国唯一的一个可以装到俄级潜艇上的这种潜射导弹,所以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听起来性能也很强。对,确实很强,但是它在射程速度、核弹头的搭载量以及突防能力上,其实已经被我们的东风61拉开了差距。而且我们的巨浪三和东风五其实已经让美国的这些优势完全都被抵消掉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实现了超越。那你觉得中美现在战略打击体系最大的差距体现在哪里?我觉得最大的差距就是,中国的这个体系已经完成了三位一体的覆盖,而且它的各个型号的导弹可以互相配合,可以灵活的镜行部署。而且它的整个的体系的抗打击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然后,美国的体系,虽然说数量上海是很占优,但是它的性能上已经明显的落后于中国了,而且它的更新换代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它已经不是一个全方位超越中国的一个体系了,反而变成了一个比较被动的应对者。聊了这么久的战略妲己体系,感觉信息量不笑,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那咱们现在要聊的就是战略博弈的格局了。那这个里面,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中美在核策略和核伦理上面的分歧。你觉得这种分歧会给全球的战略稳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它一直都是以一种核威慑作为它的一个外交的工具,那它是一种所谓的,以数量规模和这种核威慑去压别人的这样的一个思路。那中国的话,其实更强调的是自卫性的防御,就是我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我始终都坚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那这个其实就导致了两国在战略文化和战略目标上面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同,所以其实两边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没错,那美国的话,它就是不断的在追求这种核武器的小新化,然后模块化想要去增加它的灵活性。那中国的话,反而更看重的是质的提升和体系的整合。那美国的话,它是更倾向于通过这种展示肌肉去震慑对手。那中国的话,反而更强调的是自主的防御,和在这种防御的基础上面的这种有限的反击。其实就导致了双方在信任和沟通上面有很大的障碍那也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战略格局你觉得,现在中美在核试验政策和导弹防御上面有哪些关键的分歧?中国其实长期以来都是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中国的导弹防御其实一直都是一种自卫的有限的这种态度,那就是我不首先发起进攻而且我也非常明确的表示,我觉对不会接受美国在国内部署这种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这边就不一样了,美国的话,它就是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这种高超音速导弹的试射,然后也把中国的这种正常的研发活动视为是一种威胁那美国其实在国内也部署了大量的这种导弹防御的设施那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分歧点你觉得中美在核战略和导弹防御上面的这些分歧会让全球的局势发生哪些变化。就是中国的这些新型的导弹让美国觉得它的传统的优势正在被削弱,所以美国它不光是在加快它的新一代的核武器的研发,它也在强化它的这种全球的部署。那中国的话,反而进一步的坚持的是自主的防御,以及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这种合作所以这个就会导致双方的信任是不断的被考验。那这种竞争的格局也会变得更加的复杂,那美国可能会通过一些比如说强化他的这种盟友体系来压制中国,那中国的话,就会通过一些比如说多元化来寻求更多的这种战略伙伴。所以整个全球的战略格局就会变得更加的多极化,那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关羽战略核潜艇新型导弹,还有中美之间的这种竞争,其实说白了,大家都已经进入了这种多极化的时代,那未来的格局可能还会被不断的重塑。那到底谁会站在这个巅峰之上,其实真的是充满了悬念。好了,那么这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然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