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苏35凉了?埃及拟取消订单,雷达发动机2大缺陷曝光

2025-07-13

2024年11月,埃及人盯着北方天空,苏-35的身影没有如约而至,反倒在伊朗的沙漠机场悄无声息地亮了相。

原本要在金字塔之国落地的十架苏-35S,机身编号清清楚楚,卫星照片拍得明明白白,被送到了波斯人的手里。

这一幕,说实话,太讽刺。

两年前俄罗斯信誓旦旦,苏-35是中东空军的“新王者”。

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埃及人不买账,伊朗人接盘。

连遮羞布都懒得盖,俄制战机的落魄与挣扎,全世界瞧得透透的。

到底是谁让苏-35这笔大单黄了?

表面是“技术缺陷”,说白了,埃及空军玩儿了几十年美法制装备,早就有底气挑三拣四。

苏-35号称雷达400公里探测,PESA雷达吹得神乎其神,可在俄乌战场上,被乌军老掉牙的S-125防空导弹一顿轰,把俄罗斯飞行员打得灰头土脸。

俄军自己都承认,抗干扰能力不行,“雪豹-E”根本挡不住现代电子战。

发动机更离谱,AL-41F1S设计寿命号称1500小时,叙利亚高温环境一用——900小时就嗝屁。

现在你让埃及在西奈半岛50摄氏度的沙尘暴里用,谁敢要?

而且埃及手里的F-16V、“阵风”,清一色AESA雷达,追踪目标、抗干扰、跳频带宽,苏-35连背影都追不上。

真让埃及人掏钱,等于倒退二十年。

再说句不好听的,俄制体系还死活接不上北约标准数据链,这不是买战斗机,是买一堆“半拉子工程”,飞行员下了飞机还得当“翻译官”。

但你要说埃及真的就为了雷达和发动机不要苏-35?

那也太天真。

背后的美国人,早就掏好了胡萝卜和大棒。

13亿美元军援,年年发,7.5亿标明只能买美货。

埃及要是敢动“俄制战机”的念头,美国使个脸色,AIM-120导弹、M1A1坦克备件,统统掐断。

这手段,精准到家。

埃及敢不敢一拍桌子说“我不稀罕”?

真不敢。

空军一口气断了弹药补充,西奈半岛反恐都得嗝儿屁。

别忘了2023年美国因为人权问题冻结的3亿美元军援,后来又因为红海护航解冻了。

玩得就是利益交换、政治捆绑。

埃及人精得很,嘴上说是“技术标准不达标”,骨子里其实明白,和美国翻脸,国防体系全断气。

美式霸权的狗链子,一端连着军援,一端连着命根子。

说白了,埃及这些年买军火,玩的就是平衡术。

美制装备维稳,俄制装备压价,中制装备补空白。

2018年签苏-35协议,就是刚从法国买完“阵风”,顺带逼美国让点利,降点价。

等到俄乌战争打得不可开交,俄制装备被各路媒体扒得底裤都没了,埃及人顺水推舟,拿“体系兼容”做挡箭牌,顺势退单。

也不怕得罪俄罗斯,大不了后头再买点别的意思意思。

反正俄军工现在是自顾不暇,出口交付周期一拖三五年,国内的都不够用。

俄罗斯自己都知道,主力出口机型被全球退单,产能捉襟见肘,连苏-57给印度的订单都砸了。

阿尔及利亚、越南,能推就推,哪有真心想买的?

这里头真要说中国的角色,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中制武器最近在中东,属于“悄悄发育,猛地一鸣惊人”。

翼龙-2无人机,2019年埃及一买就是三十多架,价格不到西方一半,性能稳定,反恐作战里出镜率高得不得了。

红旗-22防空导弹,西奈沙漠里呼风唤雨。

中国人做军贸,这几年讲究的是“性价比第一,没附加条件”。

对中东国家而言,这就像赶大集,明码标价、现货交付、不夹带私货。

谁不愿意买?

只是碍于美国那根锁脖子的铁链,碍于F-16、M1A1还得靠美帝补件,埃及才不敢一下子大步跨过去。

歼-10C一出场,雷达、发动机、配套服务,通通对标西方标准,还能根据中东气候定制沙漠版,材料、冷却系统、维修手册全都升级。

价格才苏-35的一半,服务还贴心。

巴基斯坦人用过都说好。

只要美国的制裁压力一松,中东就会迎来一场“中制装备大潮”。

以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的表态看,谁还真瞧不上俄制那一套了。

再回头看看苏-35的失利,那不是单纯的产品问题,背后是整个俄军工体系的掉队。

2014年之前,俄罗斯还嚷嚷着军机出口世界第二。

短短十年,份额砍了一半。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断了发动机叶片,白俄罗斯断了雷达组件,俄罗斯自己剩下点“老祖宗的家底”,新型号研发滞后,老型号改进无力。

苏-57隐身涂层搞来搞去没下落,苏-35雷达升级五年没动静。

俄乌战争一打,所有短板暴露。

没有预警机协同,电子战飞机稀缺,苏-35这种“四代半战机”被推到低空做突防,直接成防空导弹的活靶子。

谁还敢拿自家空军的钱去赌?

俄罗斯最后只能把本来给埃及的苏-35打包送给伊朗,一边还债,一边拉拢死忠盟友,对以色列形成点威慑。

可说白了,这种“无奈自救”,伊朗也就是能勉强用用,真论体系作战,苏-35还是那个“扎实的靶标”。

中东的“大国博弈”,表面看是装备竞赛,实则是政治角力。

沙特买F-15EX,阿联酋买“阵风”,卡塔尔买“台风”,以色列F-35I早已形成定海神针。

埃及如果停了苏-35,四代半战机数量还真跟不上周边对手。

美国一边推销F-15EX,单价高达1.2亿美元,配上升级包、维护包、弹药包,“战略捆绑”四个字写在脸上。

中东国家都看明白了,买美国装备,不仅是买飞机,是买一份政治投名状。

你要是敢跟中国合作红海港口?

行,F-15EX没你的份。

你要是敢跟伊朗眉来眼去?

行,AIM-120弹药断货,大礼包变铁拳。

法国卖“阵风”,摆明了“独立于美俄”,中国卖歼-10C,讲究一个“性价比+无附加条件”,用“定制化”把客户服务做透。

市场,永远是聪明人的游戏。

埃及今天的犹豫,其实也折射出中东军购的“新拐点”。

被美国掐住脖子的滋味不好受,谁都清楚。

可骤然脱离西方体系,代价太大,不是嘴上喊喊独立就能办到的。

但时间在中国这边,只要坚持做下去,产品、服务、本地化全方位发力,中东变成中国军贸第二大市场,根本不是幻想。

翼龙、歼-10C、红旗-22已经打下头阵。

沙漠作战环境的痛点我们看得最清,防沙、抗高温、简易维护,别人连概念都没弄明白,中国人已经把仓库建在客户家门口了。

美式军售越发“政治溢价”惊人,俄制军火越发“体系崩塌”难堪,中国产品的机会窗口就在眼前。

谁还在鼓吹“中制装备只能做补充”?

那是视野太窄。

中国军贸能不能引爆中东市场,看的是能不能抓住一大批被美俄裹挟、想独立自主的新兴国家。

埃及这次说不要苏-35,表面上给俄罗斯一记耳光,实则更是给美国当头一棒——你以为你能永远掐着别人的咽喉?

中国人用实打实的产品、实打实的服务、实打实的朋友关系,把这些“不得不低头”的国家,一点点从铁链子下带出来。

埃及人会不会真下决心选择歼-10C?

会不会有一天,中国装备和中国团队成了金字塔下的新标配?

没人能拍胸脯保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中国不丢掉“实用主义”、不放弃“客户导向”,这场大国之争,咱们不只是看客。

谁笑到最后,不在于呼声多大,而在于脚步多稳。

未来,一定不会无聊。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