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晚取1天亏千元?定期存款藏深坑,三招教你避开利息损失!
2025-08-03
北京一位老大爷拿着到期的定期存单,跑了四家银行都取不出钱,柜员折腾半小时才发现存单缺了“通存通兑”的章。 类似糟心事73%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有人因晚取款10天损失近千元利息,还有人发现存单写着“本行通兑”,结果隔壁支行搬走了,只能跨省取款。
陷阱一:通存通兑标识,少个字跑断腿
存单上若印着“通存通兑”,可在同一银行的任意网点取款。 若没有这行字,只能回开户行办理。 曾有老人因存单无此标识,在外地奔波往返,耽误治病用钱。
部分银行默认关闭此功能,需开户时主动要求开通。 农村信用社或地方银行的存折通常仅支持本系统内通兑,跨行需用银联卡操作。
补救方法很简单:拿到存单第一时间检查是否有“通存通兑”字样,不识字的老人让子女帮忙核对。 若已持有未标识的存单,立即联系开户行补办协议,或到期时本人到开户行取款。
陷阱二:时间差1天,利息少千元
定期存款到期当天即可取款,推迟1天尚可,但提前1天支取,全部本金按活期计息。 例如5年期定存第4年364天支取,利息直接缩水至0.3%,相当于损失两年收益。
超期取款更隐蔽:到期后未处理的资金自动转活期,利率跳水90%。 某储户3年期存款超期10天,利息损失近千元。
银行员工透露,部分网点故意不提醒到期日,甚至把存单到期日印在小字角落。 曾有老人因老花眼看不清日期,延误半个月取款,万元利息变百元。
陷阱三:自动转存? 可能是坑!
银行不会主动转存! 所谓“自动转存”需开户时主动签约,否则到期后超期天数全按活期计息。部分银行自动转存沿用旧利率,若遇加息周期,储户白白错过收益。
2024年4月起,中信、平安等银行已取消通知存款自动转存功能,渤海银行将其改为“通知存款+”,要求预约取款。
智慧操作是:到期前3天致电银行,对比当前利率与转存收益。 大额资金(超5万元)拆分存期,例如1年+2年组合,避免集中到期手忙脚乱。
隐藏关卡:证件、金额、银行都有门道
本人取款需身份证+存单原件;代办需双方身份证+手写授权书。 若存款人去世,继承人需提供死亡证明、继承公证书,否则银行拒付。
单次取款超5万元需提前1天预约,部分银行要求10万以上提前2天。 有储户因未预约,急诊用钱时只能分5天取款。
警惕“锁定客户”的网点:某些银行存单不印全信息,逼客户必须回原网点。 选择服务评级高的银行(可查银保监官网),部分银行到期转存送2%加息券。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老人防坑指南:子女必做三件事
查章:翻出父母所有存单,检查“通存通兑”标识,缺字的立即补办。
记日期:把到期日标注在挂历、手机闹钟或微信亲属卡提醒。
绑短信:将父母存单到期提醒绑定子女手机,避免老人漏看通知。
某地方银行推出“老年版存款协议”,关键条款用加粗红字标出,存单到期日印在首页正中央,这类设计让老人少跑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