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意昂体育介绍

两情依依——陈毅与肖菊英的爱情

2025-08-26

#最久的告白#

一、“校花”肖菊英

1930年7月,赣南地方红军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等六个纵队,合编为主力红军第二十二军,由陈毅任军长。全军编为五个纵队,军部设于信丰县城。第二十二军成立不久,从部队的发展大局着眼,在信丰县黄泥排的西牛圩开办了一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军事学校”,专门培养军政基层干部。学校在四周的南康、安远等县招收了250多名青年男女入校。

第二十二军的军校由陈毅兼任校长。举行开学典礼那天,陈毅身穿军装,腰束皮带,脚上打着绑腿,站在讲台上,以一口特有的四川口音,声音洪亮地作典礼讲话。

“……这次入校的同学中,有些人上过高小、中学,算是有文化的人,而多数同学识字不多,在学习中会遇到文化上的困难哟。但是,我们红军对国民党敌军都不怕,敢于在战场上同他们拼杀,还怕学习上的困难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老话哪个不晓得?只要大家拿出勤学苦练的工夫,互教互学,就没啥子问题。我们学习好军政本领,是为了更好地为苏维埃事业服务!”

这位时年30岁的军长,印堂红亮,神采飞扬,讲话中抑扬顿挫,英俊威武的他强烈地吸引着每个学员。

接下来是校政治部主任彭嘉伦宣布由学员代表发言。一阵掌声之后,一个女生大大方方地走到台上,先向校领导鞠躬,再拿出讲稿,一点不见紧张地讲开了。

陈毅向这位学员看了几眼,只见她身材介于颀长和丰满之间。她的脸庞有着一般人少见的清丽,皮肤也很白皙,大眼睛高鼻梁,还有一对隐约可见的酒窝。她的这副身形配上合体的军装,显出一种别有的飒爽英姿。还有,她的普通话也说得挺好,嗓音甜甜亮亮的。

陈毅认真地听着这位学员代表的发言,内心发出感慨:“这个妹子挺不错的!让她当学员代表没选错人,可惜红军队伍里这样有文化的女青年太少了!”

女学员代表发言完后,转身向主席台上就座的校领导鞠躬,然后步履轻盈地走下讲台。

开学典礼结束了,学员们列队离开会场。陈毅对身旁的教务主任钱益民问:“刚才发言的学员代表不错,叫啥子名字?”

钱益民是信丰县人,负责招收军校新生,对大多数学员有所了解。他告诉陈毅:她叫肖菊英,是信丰县城关嘉定镇人,今年19岁,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一般的人家是男尊女卑,她的父亲却不是那样,将自小聪明伶俐的女儿送到“采都小学”念书,又在县城“高等小学校”毕了业。大革命时期,信丰县成立妇女协会,年仅15岁的她,居然被选为县妇女协会主席。1928年春,肖菊英参加了信丰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反动当局张榜通缉她,她随一批党员骨干开进山区坚持斗争。

陈毅听了钱益民的介绍,有些惊讶地说:“没想到这妹子的革命经历还不简单呢。”随即点着头赞道,“肖菊英不错,好好培养,红军需要这样的人才!

紧张的军训生活开始了。学员们按照教学要求从基本的军事训练开始每天三次操练,两堂上课。陈毅既当校长又是教官,与学员们在操练场摸爬滚打,每天还给学员们上一堂政治课。尽管训练安排很紧张,生活条件亦很艰苦,但这些年轻人个个精神愉快,训练之余做游戏、下棋、唱革命歌曲。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时间过去一个多月,250多名学员渐渐显示出各自的特长。肖菊英天性活泼,歌唱得很好,加上原本有高小毕业的文化功底在军校又刻苦学习,因而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学校的女生本来就少,肖菊英的各方面那样出色,被人称为军校的“校花”。同学们喜欢与她接触,她在哪里,哪里就格外活跃、有生气。

二、两情依依结连理

“校花”肖菊英也引起了陈毅的注目。在平时上政治课的时候,陈军长的目光时不时地投向肖菊英。就是陈毅早晚到学员队检查勤务,也总忘不了到女生队宿舍坐上一会儿,与女学员们聊谈几句,临走的时候还叮嘱她们说:“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找我给你们补习,或者来听我讲故事,讲法国的,讲井冈山的都可以。”

不知道是肖菊英带的头,还是女生们大伙起哄,一天吃罢晚饭,十几个女生来到陈毅住的地方,缠着他讲故事。房间小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嘻嘻哈哈的女生们拉着陈校长到外面的坪地。这样,一则凉快,二则空中月亮皎洁,省得点灯。

陈毅擅长在人多的场合下活跃气氛,他打开话匣子,先讲了几则当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闹出的笑话。

“我在法国头一次用刀叉吃西餐,差一点割破了嘴巴,就到厨房里找筷子,结果没找到,看见一根调制面酱的小竹竿,我就用餐刀剖开,成了一双竹筷…..”

“我的法语学得不好,开始学唱法国歌曲的时候,嘴巴里就像唤猪一样咕噜噜叫,有个法国人骂我'猪猡’,我说本来唤的就是你这头猪……”

这些事本来就是陈毅亲身经历,经他这么绘声绘色地“加工”更加充满趣味,引人发笑。这些对外面世界知之甚少的乡村姑娘们听得津津有味。肖菊英听得尤为入迷,神情专注,目光中含着钦佩。看得出来,她被既有诗人气质又风度翩翩的陈军长吸引住了。

陈毅又讲起在井冈山的经历。“我在井冈山拟过两副对联呢。一副是反映红军官兵同甘共苦,待遇平等,与国民党军队不大相同。上联为'红军中官兵夫薪饷衣着一样’,下联为'白军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还有一副是在宁冈的新城,召开欢迎红五军上山的大会,我拟的对联是:在新城,迎新年,欢迎新同志,打倒新军阀;趁红光,当红军,高举红旗帜,创造红世界’。横批是'赤潮澎湃’。大家说,两副对联拟得怎么样?”

陈毅滔滔不绝地讲着,一气讲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话打住:“留着以后再讲吧,俗话说大年初一借褂子--日子还长着呢。”

肖菊英的同乡、上级,后来在延安成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的钱益民,虽说才20岁出头,可眼明心细。他最早发现了陈毅对肖菊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钱益民敏锐地感觉到,而立之年的陈毅,风华正茂,数载转战不定的烽火生涯,使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如今,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肖菊英适时地出现在陈毅面前,引起他心中的由衷爱慕,这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应该成人之美。

钱益民找到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彭嘉伦,将自己的感觉对他讲了。彭嘉伦马上表示赞同:“是呀,陈军长30多的人了,他的个人问题我们是应该尽力玉成。谁都看得出来,陈军长与肖菊英的确是天生的一对,我们从中加把力来成全他们。”

钱益民兴奋地点头:“就这么说。”

过了几天,是红军学校的假日,钱益民邀请肖菊英等信丰籍的男女学员在宿舍里用“伙食尾子”打牙祭。他买来一只鸡,用有名的信丰盐萝卜煮汤。大伙正要开餐,彭嘉伦同着陈毅来了,一下就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彭嘉伦一再声称是碰巧赶上的,陈毅也说:“我们听到这儿声音热热闹闹,又闻着一阵阵鸡肉香,就进来了。”他的话把大伙一下逗乐了。

这餐“牙祭”饭众人吃得很开心。在钱益民和彭嘉伦的“导演”下,陈毅和肖菊英成了中心人物。他俩巧妙地捅开了陈毅和肖菊英之间的“窗户纸”。陈肖二人心知肚明,已是心心相印的他俩,脸上顿时涌起笑容,肖菊英的面颊泛出了桃花般的红晕。陈毅对两位得力助手和知心朋友的关心,十分感谢,不过他还是郑重地说:“点到为止吧,这件事就此打住,别让肖菊英分心而耽误学习,对其他人也产生影响。”钱益民和彭嘉伦认为陈毅说得很对。

三个月之后,红军第二十二军军政学校的第一批学员结业,大部分学员分配到部队担任基层干部。彭嘉伦找到肖菊英,对她说:“鉴于你的学习成绩优秀,组织上决定你到第二十二军军部担任秘书。”肖菊英听后感到惊喜,她隐隐地觉得这种安排是经过了考虑的,想到这一点,又感到有几分不安。

肖菊英在军部担任秘书,更为直接、频繁的工作接触,加速了陈毅与她的恋爱关系的发展。一向坦荡开朗、办事利落的陈毅,感到应该向对方表明心意了。一天傍晚,他把肖菊英邀到村外,进行了一次诚挚的交谈。陈毅毫不掩饰地说:“菊英,本来我早就想向你表白心中的爱慕之情,但是考虑到你还在学习当中,不能让你受到影响。你也晓得,择偶是一个人终身大事,一厢情愿不行,凭着一时的冲动也不可取,必须双方有思想感情上的融合,而且性气相投。我觉得你是我选择爱人的理想对象,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正式向你求婚。”

陈毅的这番话,让肖菊英听得非常感动。这位感情丰富的信丰姑娘,早就非常钦佩陈毅的博学多才和具有传奇色彩的身世,喜欢他那卓尔不群的男性气质。她不知多少次地思虑过,觉得陈毅开朗豁达的性格与自己很相近,对他已经倾心仰慕。可是,这层由爱恋之情织就的神奇“面纱”,她没有勇气去捅破。现在,陈毅把它挑明了,让她心里倏然释去了情感上的重负。

这是肖菊英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自己倾慕的男人说出这般情深意切的话语,激动的她抬起布满红云的脸庞,嘴角露出盈盈笑意,将炽热的目光大方地落在陈毅的脸上。陈毅蓦地伸出了手,揽住她的腰身,又让她的头偎依在自己的怀里。

陈毅那动情而质朴的话语萦绕在肖菊英的耳畔:“我已经30岁了,没有结过婚。坦白地说,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在回国后的日子里,包括在井冈山,的确有过女友的追求,但我都没有考虑过,因为工作和战斗占据了我的全部精力。而现在,你以我最理想的钟情者,撞开了我的心扉。菊英,我会像爱护生命那样珍惜我们的爱情!”

肖菊英听到这里,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热泪夺眶而出。这位聪慧秀丽的姑娘,突然生出勇气和力量,反过手紧紧地揽住陈毅,就像怕倾心相爱的恋人会飞走。

1930年10月中旬,红一军团在10万工农的武装配合下,胜利地攻占赣西重镇吉安。不久,红军第二十二军转驻赣南大余,在钱益民、彭嘉伦等人的热心张罗下,陈毅与肖菊英在部队驻地举办了简朴的婚仪。

三、折断的连理枝

两心依依连理枝,情意缱绻向未来。陈毅与肖菊英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为着“苏维埃成功”的共同理想,随部队转战赣南闽西。1931年夏,率领红军第二十二军一部进驻兴国。同年6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重设赣南特委任命陈毅为书记。当时没有恢复江西省委,特委行使省委职权,领导赣南17县的地方工作。特委机关设在兴国县城的新李家祠(即寿亭公祠),陈毅夫妻住在楼下一间厢房,肖菊英在特委担任秘书。

自1931年的5月起,赣西南苏区再次掀起一股清肃“AB团”的恶风浊浪。事情的直接原因是王明中央派出的“三人代表团”,完全推翻了项英为书记的苏区中央局对“富田事变”的政治定性,重新认定“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同时在组织上采取强硬措施,审判和处决了部分事变领导人。在极“左”路线的猛烈冲击下,一大批赣西南党政干部惨遭错杀。

陈毅对重新泛滥的清肃AB团风潮感到震惊。他绝不相信有这么多的AB团分子,在各种场合强调反对凭口供抓人,反对搞逼供信。有一次他来到于都检查工作,听说凡是能说会道、字写得好的人都当做AB团抓起来,所杀掉的AB团分子都是“畖呱叫"的人。坦荡无惧的陈毅感到愤慨,他在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气愤地讲道:“这样杀下去还得了,哪个还敢来革命了?!”陈毅听了与会人员的讨论后,下令县委将几十个被诬为AB团的人全部释放,所有口供当场烧毁,并告诫众人:“打AB团要慎之又慎,绝不可听信口供抓人杀人!”

在人人自危的清肃AB团扩大化高潮时期,陈毅的所言所行无疑遭到了“左”倾肃反大员的忌恨。主持红一方面军肃反的李韶九,认为陈毅“包庇AB团,因而本身就是AB团”,欲将他置于死地。气焰张狂的李韶九对别人说:“过几天我就会有一匹好马和几杆好枪,等着看吧。”陈毅早就听人说过李韶九想夺他的马和枪,得知对方的公开扬言后,拍着手枪愤地骂道:“老子是有好马好枪,他想要就来吧,老子等着他!”可是陈毅也深知,话虽然这样说,李韶九这个人品质极坏,现在掌握着肃反大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还得多多提防才行。

有一天,陈毅接到通知前往于都开会,他同时得知李韶九也去了于都。陈毅思虑再三,认为李韶九要下毒手了,便心情沉重地把情况向肖菊英讲了。妻子早就为丈夫在肃反问题上的言行捏着一把汗,这时更为丈夫感到担心。陈毅对她说:“我这次去于都凶吉难测呐!如果我三天之内回不来,恐怕就做了李韶九的刀下冤鬼。菊英,你还年轻,要有思想准备,万一我受害了,你要改嫁或回家去,免遭迫害。”肖菊英听罢哭出了声,说不让陈毅去开会,要么一同去。陈毅断然回道:“不去开会怎么行呢?躲得过初一挨不过十五。你要同我一道去更不行,那样也许会把你搭进去!”

陈毅到了于都,才知道召开的是地方工作会议,李韶九没有在,真是一场虚惊。陈毅在会议上得知总前委肃反委员会准备逮捕赣县县委书记徐复祖当天傍晚散会后,便骑马赶往徐的住地通知他赶紧离开躲避。当陈毅与警卫员取道返回兴国时,在樟木山又碰上反动靖卫团的袭击,他们只好绕道而行陈毅回到兴国县城已经是第四天下午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去于都之前对肖菊英所讲的那些话,竟然成了导致爱妻为自己殉情的谶话。自从陈毅走了以后,肖菊英天天忧心如焚,倚窗而立,翘首等待丈夫归来。第三天夜晚将近子时,尚不见陈毅回归,她以为丈夫蒙难。万分悲痛和绝望的肖菊英决计自尽。她居住的围院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深,便神志恍惚地跳了进去……

回到兴国的陈毅,看见躺在门板上全身湿淋淋的肖菊英的遗体,心里一切都明白了。他禁不住抚尸大哭,捶胸顿足:“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对你说那番生离死别的昏话!”陈毅知道肖菊英脾性刚烈,料定自己成了李韶九的刀下冤鬼,便仿效古代烈女随夫殉情,作出如此轻率的举动。陈毅足足哭了一个小时,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之而恸。送葬归来的晚上,陈毅伏案写下了一首感情真挚的“忆友诗”:

泉台幽幽汝何之,

捡点遗物几首诗;

谁说而今人何在?

依稀门角见玉姿。

检点遗物几首诗,

几回读罢几回痴;

人间总比天堂好,

记否诺言连理枝。

依稀门角见玉姿,

定睛知误强自支;

正当送葬归来夜,

幽幽泉台汝何之。

昔日汝言生者好,

我今体味死去高;

艰难困苦几人负,

失友中年泪更高。

陈毅对这首“忆友诗”一直十分看重,精心保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其后如此艰难险恶的处境中,他竟将诗文转到了胞兄陈季让手上,让他保存,以至流传下来。

时隔18年之后--1949年11月30日,已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陈毅,给时为中共赣西南区党委书记的杨尚奎拍去一份电报,电文如下:

“我前妻肖菊英之兄肖志镕,住赣县小华兴街8号,电询菊英骸骨拟迁葬请转告,菊英1931年夏死于兴国,葬在平川中学后背,三次'围剿'敌军做工事已抄送,不能辨认。请代安排镕来沪,陈毅于徽印。”

继肖志镕赴沪面见陈毅,由陈介绍给铁道部长滕代远安排工作后,1950年6月,陈毅去信肖菊英的另一个哥哥肖志钜,要肖将岳母胡金兰护送上海见面不巧,后来恰逢陈毅赴苏联访问,由他夫人张茜热情接待胡金兰等三人。在张茜的联系下,肖志钜回到南昌由省人民政府介绍考入了江西省银行干训班不久,胡金兰也从上海迁到南昌。陈毅一直和老人保持书信往来,称呼为岳母直到老人1959年去世为止。

意昂体育介绍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