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中国欲成海洋强国,4座战略岛屿成破局点,买回后领海将直接扩200公里
2025-09-04
中国海岸线绵延三万多公里,广阔海域近473万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资源丰富得让人眼馋。这几年,咱们的海洋经济可真是“乘风破浪”。
2024年,海洋经济总产值一举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这速度比国民经济增速还快了近1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在GDP里的占比也达到了7.8%,真是个亮眼的成绩单。
传统渔业、航运、油气开发这些老牌产业稳扎稳打,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这些新兴产业更是势头强劲,潜力无限。
然而,光有这些还不够。要成为真正的海洋强国,我们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大规模海洋探索和开发起步晚了点,技术和经验积累自然就显得不足。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复杂,维护和拓展海洋权益,挑战可不小。
有些海域边界划分还存在争议,这就像是给海上力量戴上了镣铐,也限制了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这种背景下,有个大胆的看法浮出水面:是不是可以考虑收购一些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岛屿?
如果能把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往外延伸大约200公里,这可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它将深刻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贸易航道,甚至国防布局,意义非凡。
东北亚,重拾旧梦
放眼东北亚,库页岛那位置,简直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坐落在亚欧大陆的东北角,黑龙江入海口东南边。
东边是鄂霍次克海,西边隔着鞑靼海峡和大陆相连,南边呢,和日本北海道岛隔宗谷海峡遥遥相望。
这座面积足有7.64万平方公里的大岛,现在是俄罗斯最大的岛屿。可历史上,它曾是咱们中国的领土。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白纸黑字写明了它的主权归属中国。可惜啊,到了19世纪中后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硬生生地把这块地给抢走了。
库页岛是个聚宝盆,岛上森林茂密,地下石油、煤炭、黄金等矿产储量惊人。沿海渔业资源更是发达,大马哈鱼尤其出名。
想想看,如果库页岛能重回中国,对长期受困的东北地区来说,那将是打开了一扇通向大海的门。
它能极大推动东北的海上贸易发展,为东北振兴注入一剂强心针。这不仅能提升咱们在东北亚的战略影响力,对国家国防安全也至关重要。
曾几何时,吉林省因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出海口而自豪。如果能拥有库页岛,我们就能获得日本海部分海域的管理权,进出这片海域时,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太平洋,破局之眼
再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太平洋。琉球群岛,就像一条弧线,横卧在太平洋和东海之间。它主要由大陆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大约3611平方公里。
这里包括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等多个岛群,共五大部分。东北端经吐噶喇海峡连着日本大隅诸岛,西南端隔着冲绳海槽,遥望着咱们的台湾。
离钓鱼岛也不远,其中与那国岛离钓鱼岛只有146公里。琉球群岛的战略位置,简直是重中之重。
它恰好处在中国“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牢牢控制着咱们舰队和商船进出太平洋的主要航道。
其中宫古海峡,更是重要的国际水道,最窄处约209公里,最宽也有260公里。
琉球群岛和中国的历史渊源深厚,早在隋朝就有记载,明朝时更是中国的藩属国。然而,到了1879年,清政府衰弱之际,琉球王国就被日本吞并了。
二战后有些协议曾明确指出琉球不属于日本,可美国在1972年却把它移交给日本,这行为在国际法上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美国在这里设了嘉手纳、那霸、普天间等40多个军事基地,驻扎着大量美军,差不多占了驻日美军的三分之二。
这些基地对过往船只进行着严密的监视。如果琉球群岛能归属中国,那将是捅破美国“第一岛链”封锁的致命一击。
它能极大提升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优势,保障军事、国防及海运安全。咱们的舰队出海,将更加自由,为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南海,蓝色聚宝盆
咱们再来看看南海的巴拉望岛。它位于菲律宾西南部,夹在吕宋岛西南的民都洛岛和马来西亚沙巴州之间。
西部和北部海岸紧邻中国南海海域,东部则濒临苏禄海。这座岛屿狭长,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长度达423公里,宽度约39公里,面积约11785平方公里。
巴拉望岛的自然生态保护得特别好,被誉为菲律宾的“最后边疆”和“野生动物乐园”。岛上人口稀少,大约31万人,原始森林覆盖率高,开发程度低。
巴拉望岛紧邻沟通南海与苏禄海的巴拉巴克海峡,地缘优势简直太明显了。它距离南海部分礁石仅80公里,向南海延伸,包围了南沙群岛近一半的岛礁。
目前,菲律宾控制着南海部分岛礁,他们的行动,比如在仁爱礁加固旧军舰,不仅有外部势力的支持,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这座岛屿距离美济礁大约236公里,基本上是沿着南海十段线的方向延伸。如果巴拉望岛能归属中国,将对解决南海问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至少能解决三分之一的南海争端。这能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为南海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实支撑。
它还非常适合作为贸易中转站和战略基地,能增强南海油气开发的安全,维护能源通道,避免资源被他国侵占。
纳土纳群岛,则位于马来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它由纳土纳大岛、巴达斯群岛、淡美兰群岛等272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约2110平方公里。
这个群岛人口约9万人,目前归属印度尼西亚管辖。这里全年高温多雨,盛产木材、椰子、可可等农作物,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渔业及能源资源。
纳土纳群岛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同样深厚,汉朝古籍中就有记载。宋朝时它成了海域分界,明朝郑和下西洋曾在此休整和补给,是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
清朝时期曾被荷兰殖民者扩张,后来于194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后接管。纳土纳群岛的战略位置同样重要。
它距离有“海上生命线”之称的马六甲海峡仅几百公里。东北距万安滩410公里,西南距马六甲海峡约600公里,进出南海的船只大多都会经过此地。
如果纳土纳群岛能归属中国,将为中国海洋运输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它能使其成为中国海上贸易的重要中转站,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能弥补中国南海南部缺乏大型战略支点的不足,巩固油气区安全,比如万安盆地、曾母盆地,作为开发基地。
掌控马六甲海峡附近区域,可减少航运风险,提高可靠性。
笔者以为
收购战略岛屿的设想,虽然价值不可估量,但在现实操作中,它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
“买回”这些岛屿,往往牵涉多方利益博弈和历史遗留争议。比如库页岛,就牵涉中俄历史领土纠纷,近代条约和现实政治格局使其复杂敏感。
琉球群岛则牵涉中日历史纠葛,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布局。美国在此设立的大量军事基地,无疑增加了收回的难度。
此外,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需要审慎考量的因素。购买岛屿本身就需要巨额资金,后续的开发、建设、管理同样耗资巨大。
然而,中国迈向海洋强国的步伐从未停止,并正从多个维度积极努力。我们应该以科技为先导,以海洋产业为支撑,以海洋权益维护为保障。
全面提升中国海洋综合实力,充分挖掘海洋资源潜力,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私人购买岛屿的案例,比如青岛女子在日本购岛,就表明经济手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国家层面可以通过谈判、投资,结合《开罗宣言》等历史国际文件来主张权益。扩大领海200公里,可使海洋经济腾飞。
渔民捕鱼范围扩大,油气开采稳定,贸易路线更直接,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蓝色梦想,永不褪色
迈向海洋强国,这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战略岛屿的获取,无疑将对拓展国家领海、保障能源安全、提升贸易地位和国家国防产生深远影响。
即使前路充满挑战,我们也需要坚定信念,持续投入,以战略眼光和果敢行动,谋求国家海洋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应该铭记为海疆奋斗的前辈,用智慧收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全方位提升海洋实力。
让海洋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在全球海洋竞争舞台上,展现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风采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