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中俄签订巨额订单,价格比欧洲低,中俄管道让美国坐不住了
2025-09-10
2025年9月,中俄蒙三国在北京签署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备忘录,这条管道每年将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协议期限长达30年。
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对华供气价格将“显著低于欧洲市场水平”。 这一协议被视为中俄能源合作的里程碑,也是俄罗斯能源出口“向东转”战略的核心举措。
特朗普政府曾承诺要建立“美国在全球的能源主导地位”,但中俄的紧密合作让这一野心面临破产。 美国近年来通过向欧洲高价出口液化天然气(LNG)赚取巨额利润,而中俄之间的管道天然气协议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能源贸易格局。
美国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焦虑,本质上是出于经济利益和战略主导权的双重担忧。 欧洲市场一直是美国LNG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后,欧洲被迫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转而以高价购买美国LNG。
管道天然气的成本远低于船运LNG,这意味着中国将以更低价格获得稳定供应,而欧洲国家也可能重新权衡能源进口选择。
彭博社分析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此举将进一步减少对美国LNG的依赖。 数据显示,中国买家已连续六个月未进口美国LNG,刷新了五年来的纪录。
中俄能源贸易中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削弱了美元在能源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牛津能源研究所专家米哈尔·梅丹称,这是“能源地缘政治的转折点”。
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人杰西·沃特斯公开暗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可能遭遇类似“北溪”的破坏行动。 他在节目中表示:“或许会有人不得不像炸毁‘北溪’管道那样,炸毁这条管道”。
2022年9月,北溪管道发生爆炸,欧洲能源供应陷入混乱。 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披露,美军潜水员借军演掩护在管道上安装炸弹,挪威政府提供支持。 尽管美国官方否认,这一事件最终不了了之,成为国际能源安全的负面先例。
对中国而言,它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对俄罗斯而言,它是突破西方封锁的“生命线”。 若管道遭破坏,俄罗斯将失去重要经济支柱,中国则需临时寻找替代气源,而美国可能趁机推销高价LNG。
蒙古国作为过境国,每年可通过收取过境费获得约10亿美元收入,相当于其GDP的5%左右。 蒙古国曾试图在美俄之间寻求平衡,甚至与美国讨论稀土合作,美国承诺的5亿美元投资并未落实。 现实表明,中俄管道项目才是蒙古国最稳定的经济机遇。
中国段管道配备北斗监控系统和光纤传感技术,可实时监测数千公里管网的异常动静。俄罗斯则采用100%国产化的控制系统,并引入量子加密通信模块,大幅提升数据安全性。
特朗普政府近期向欧洲连下两道命令,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欧盟内部对此意见分歧。 一些欧洲国家依赖俄罗斯能源,另一些则不愿损害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华尔街分析师警告,中俄协议对规划中的美国LNG项目是“重大负面因素”。 美国LNG行业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和议价能力减弱的双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