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赣江堤顶公路提速生米至丰城应急通道正加快建设 打造畅安舒美
2025-09-19
9月11日的早晨带着点潮气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到工地一线调研生米至丰城段赣江堤顶公路应急保通工程,市委秘书长赵捷和副市长江新洪随行。项目点在赣江南大道与科创大街交叉口,途经胜利村、东堡闸,设计总里程24.60公里,二期并线还有2公里的东堡桥。按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来算,这是把堤顶路做成既能应急又能常态通行的技术活儿。这活儿讲究路基填筑、管线迁移、沥青路面和生态衔接,专业术语一堆,听着挺带劲儿。就是说,这不是随便铺个砂石路,反正工程标准很高。
工程自8月16日进场,工期紧、任务紧,路基已填筑成型16公里,占比65%,计划10月25日前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力争10月底完工通车。项目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前提下,采用加固、拓宽、升级和优化线路衔接的方式,兼顾防汛抗洪和旅游串联功能。那这时间表靠不靠谱?答案看工地的执行力和征地拆迁、管线迁移速度,两者跟工期绑得死紧。真假的?看进度条就知道。真心的,地方动手快的话,赶得上。
调研中,李红军听取汇报、沿线察反复强调工程的防汛抗洪功能和惠民价值。他直言“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惠及群众。”这句话很有分量,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施工上要注重细节品质,设计上要结周边生态资源与自然风光优化线路,让路不仅能通,更要好看、好用、耐用。就是别把工程当成粗糙的通道,得把“畅安舒美”这几个字落到实处。等一下,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这两个环节是关键,不认真干就耽误全局。
工程的另一面是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建设,要把路做成“平急两用”的综平台,配套应急平台、停车点,提升应急物资运输和防汛人员调度效率。地方干部、施工单位、管线单位得拧成一股绳,保证要素到位。用通俗话说,就是要把路打造成会呼吸的脊梁,既能在平时载乡村出行、景区串联,又能在危急时刻变成抗洪救援的生命线。什么意思?就是把小路做成大功能,别人羡慕不来的那种。这条路对周边村庄出行和区域旅游的拉动作用很明显,长远看能把防灾减灾能力和乡村振兴都拉上一个档次。
夕阳里堤顶公路的轮廓慢慢拉长,工人们还在推进最后的路基和沥青面层,施工现场有着机械的轰鸣,也有地方干部的拍板声。每一步都得讲技术、讲效率、讲生态,既要把应急通道的功能做实,也要把景观质感做好。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路修好了,日子好过了;真心的,老百姓最实在。等到堤顶上风吹草低,看见通道像一条银带把村庄和江面连来,谁都会觉得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