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意昂体育介绍

志愿军叛徒叛逃美军,反遭美军耻辱送回

2025-11-23

一名曾经的高级志愿军军官叛变了,他逃走后,美军却遭遇了尴尬的失败,最终不得不将他送回。

1998年,9团的成员们从九江抗洪归来。追溯9团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它最初是中国工人旅的一部分。

在抗美援朝时期,我们当时还叫7师,是后来才进入朝鲜战场的部队。虽然我自己原本是1军的成员,但我早就转业了。而且我一直对解放军各军保持公平的态度,不会因为自己曾是1军的就特别强调1军的战绩。

志愿军1军虽然晚一些进入朝鲜,但打仗打得特别好,基本上没吃过败仗(这当然也和打的仗比较少有关系)。之前,39军和47军都没能拿下的桂湖洞东北的198.6高地,还有正洞西山(也就是笛音里西北的无名高地),都被我们7师给拿下来了。这两个高地从1951年10月被美军骑兵第1师占领后,志愿军曾多次发起攻击,除了在一次反击战中短暂夺回正洞西山之外,其他战斗都没能成功。虽然7师面对的敌人是韩国第1师团,但这个师团可不是好对付的。

我军把韩军的精锐部队打得哇哇叫。遗憾的是,对美军的进攻战斗只有一次,就是在上浦防以东的第二无名高地进攻战斗。正是我老部队9团1营打的(志愿军番号为21团1营)。

这场战斗差点闹成白马山事件。就像38军当年攻打白马山时一样,战前也出了一个叛徒,而且这个人是志愿军历史上叛逃职务最高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你的部队叫“老秃山攻坚营”,战斗叫“上浦防以东第二无名高地进攻战斗”,这跟老秃山有什么关系呢?

在过去的文字里,我提到过,很多人以为老秃山就是222.9高地,但实际上这并不准确,这让我们感到很遗憾。只有那些严谨的书籍才会把地名和海拔高度标注得准确无误。这些书通常会把老秃山叫做222.9高地以东的无名高地,或者叫上浦防东山。我之前也说过,朝鲜战争中的每个有名的地方其实都是一个小高地群。老秃山也是一个这样的地方,严格来说,“老秃山”指的是主峰275高地,也就是美国人所说的Old Baldy。这个小高地群里的另一个高峰是老秃山东边的无名高地,我们叫它上浦防以东第二无名高地,美国人则称其为Westview,这里我们叫它西景山。顺便提一句,这和漫威世界的西景镇可不是一回事,因为在朝鲜战争的时候,漫威世界还没出现呢。

广义的老秃山包括主峰275高地及其周边的高地群,比如西景山。47军攻占了老秃山后,西景山仍然被美军控制。这两座山实际上非常接近,中间仅隔着一条山脊,志愿军和美军的阵地相距约300米(按道路距离计算,直线距离大约180米)。

这时,志愿军1军7师21团1营面对的老秃山敌人正是他们的老对手——“北极熊团”第31团。但现在还算平静,一方面是因为1军刚到前线,做事谨慎,主要攻击目标是韩军,以此积累战斗经验;另一方面,1军与美军交界的只有老秃山这一段,美国人在这里严加防守,没有必要去硬碰硬。

表面上一切平静,但实际上各方的小队伍都在悄悄行动,只是还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1953年6月,志愿军决定拿下猪排山,彻底拔除这处敌军据点。当时,1军7师21团接到命令,负责攻打西景山上的一个美军排阵地。他们采用了一种叫“抓一把”的战术,就是打过去但不强占,主要是为了配合23军攻打石岘洞北山的行动,减轻猪排山方向的压力。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1营。当时,1营的营长是刚上任不久的傅全有,后来成为了总参谋长。

傅全有将军是一位著名的军事领导人。

傅全有听到命令,很高兴。团长张绪也挺高兴的。20团正在攻打桂湖洞东北的198.6高地,而19团也准备攻打笛音里西北的无名高地。只有21团没事干,张绪早就对这种状况感到不满。

让张绪和傅全没想到的是,还没开战,就出了不少乱子。

打仗前肯定要先侦察,做好最周密的准备。1营刚上阵地没多久,对当面美军阵地的工事和火力点情况只了解了一点。这肯定不行,于是傅全有叫来3连1排的排长王二元,命令他潜伏到美军的特6号阵地(我军给美军编的号,国内资料这点不好,按照档案写一个特6号阵地,那到底是哪座山呢?我在地图上看来看去,要么是288.6高地,要么是346.6高地,反正都深入敌后了),好好地把西景山美军的防御情况观察记录下来。

王二元一听自己被交了重要活儿,立刻拍着胸口保证:放心吧营长,任务包在我身上,您就安心等着喜讯吧。

过了一个白天,王二元终于回来了,这下子傅全有可乐坏了,他关心地问这问那,还说:“你要是不吃饱饭,我是坚决不听你的报告的。”等到王二元吃完饭回来汇报敌情时,傅全有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自己也一直在留意美军那边的情况,可是王二元说的和他自己观察到的完全不同,这让他心里感到很疑惑。

傅全有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摆了摆手:“你别说了。”

王二元正说得高兴,突然看见营长的脸色不对,于是怯生生地问:“营长,出什么事了?”

傅全有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王二元,你今天去哪儿混了,回来就说这种话。”

王二元还想蒙混过关:“我在敌人阵地上,潜...潜伏...”

傅全有非常生气:“什么潜伏?全是胡说八道!”

王二元接到任务后,觉得已经侦察过很多次,再去美军阵地潜伏实在没有必要,于是他跑到山脚下,钻进了一辆美军废弃的坦克里躲了一天。等到他认为时间差不多了,才装模作样地回来。回来后还得汇报潜伏侦察的情况,王二元并不着急,因为他之前侦察过多次,对地形和美军阵地的情况已经相当熟悉,在废弃坦克里早就想好了谎话。

中为傅勇

老总长是我们3师的老师傅,我见过好多次。每次见到他,他都显得和蔼可亲,但是,他的眼神和语气里总带着一股子威严。只要他一瞪眼或者发脾气,那种气势就让人感到害怕。他儿子傅勇曾经当过9团团长,还当过我的旅长,跟傅全有长得简直就是一个模子。老总长发脾气的样子,你完全可以参考傅勇。

听完王二元一五一十的交代,傅全有气得直跺脚,骂道:“王二元,你这浑小子,还敢糊弄我……(这里省略三百字)”

不过,王二元运气不错。尽管傅全有骂了他几句,但他没有动粗,只是给了王二元一个处分,从原来的1排排长降为2班班长。

之后,傅全有再次派遣侦察参谋进行潜伏,这次任务顺利完成。在随后的一次小分队侦察行动中,侦察参谋还抓获了一名美军俘虏。审问得到的信息与侦察参谋之前汇报的内容完全吻合。

但是傅全有心里还是没底,为了确认屯兵坑道的安全无误,他打算亲自去美军特6号阵地再次侦察一番。团长张绪对此表示反对。不过,傅全有并没有理会张绪的反对意见,而是与老乡、作训股长秦祥商量了一下,两人便擅自前往美军阵地进行潜伏侦察。

进攻西景山的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周到(仅士兵们挖掘临时掩体就花了好几天),一切看起来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行动开始,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出了点意外。

6月29日,傅全有和营参谋长白玉才被派去观看20团在桂湖洞东北198.6高地抗击韩军反扑的战斗。当时1营没有副营长,所以营里决定由白玉才担任突击队长,带领3连攻打西景山。白玉才也是山西人,但在日本人打过来后,他却加入了伪军。后来白玉才成为了解放战士,因为作战勇敢,被提拔为干部。但他后来因为军阀作风和私生活腐化,被处分了。从2营副教导员调到通信股长(降为正连级,但职位提升),入朝前因为作战能力强,又被调到1营任参谋长,仍然是正连级。傅全有看着20团的战斗非常兴奋,而白玉才却心不在焉。傅全有见他脸色苍白,以为他生病了,就没有在意。

那天凌晨3点,傅全一睡醒后,发现白玉才不在营部。当时大家的警惕性特别高,傅全一摸了摸白玉才的床,发现被窝是冷的,心里顿时沉了下去。这时,值班参谋赵士一头冲了进来:“营长!参谋长昨晚带着通信员外出,一晚上都没回来!”傅全一听到后,大吃一惊,赶紧组织人手去寻找,可是找遍了各个连队,都说没看到白玉才。

这时,旁边23军的一个炮兵阵地打来电话,说他们抓到一个人,是1军7师的。一查,正是白玉才的通信员冯作廷。冯作廷回来后见到傅全有就哭了起来:“营长,白参谋长叛变了……”

冯作廷说,29日晚上,白玉才说要检查部队,带着他出去。结果他们走着走着就到了美军的阵地。冯作廷感觉不对劲,就找个机会离开了,而白玉才最后就不见了,好像是进了美军的阵地。

那个时代,冯作廷虽然自己回来了,但身上仍然带着嫌疑。傅全有冷着脸问:“你手里拿的是枪还是棍子?怎么就不知道一枪把他干掉?”冯作廷解释说:“白参谋长出去时自己带了枪,但坚决不让我带,只让我拿雨衣和望远镜。”

黄新廷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特色,仿佛带着一种不平凡的故事。

最近发生了一起叛逃事件,这件事可不得了,影响特别严重。更让人意外的是,叛逃的人里职务最高的竟然叫白玉才。冯作廷被关押后,事情很快就从营里报到团里,再从团里报到师里,最后直接传到了军部。1军的军长黄新廷觉得,白玉才刚跑,美军还没来得及审问清楚,不如赶紧改变计划,立刻发起进攻。可军政委梁仁芥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既然出了叛徒,美军肯定早有准备,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最终,因为白玉才叛逃这件事,1军的进攻计划只能无限期推迟,没办法按原计划配合23军一起行动了。不过,23军的表现非常出色,顺利拿下了石岘洞北山。

这事儿只能往后推了。白玉才和38军的那个叛徒文化教员谷中蛟不一样,谷中蛟只是个文化教员,就已经给38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白玉才可是带领攻击部队的突击队长,他对作战的整个计划了如指掌。如果他投奔美军,美军就能轻易掌握我们进攻的所有细节。而且,谁能保证美军不会迅速审问出有用的信息呢?

7月11日,23军彻底控制了猪排山,但西景山是否攻打,却成了1军的一个难题。最终,1军决定还是要攻打,时间定在7月23日。由于现有资料没有详细记载这一决策的过程,我无法给出确切的原因。不过,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原本的计划是配合23军攻打猪排山,美军肯定会因此有所了解。现在猪排山的战斗已经结束很久,原定计划已经失去意义,美军的警惕性可能会有所下降。2、停战期限越来越近,美军虽然知道我们的进攻计划,但未必会因为时间久了就提高警惕。3、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部队的训练也很到位,协同作战非常熟练,整体准备得很充分,有信心能够取胜。

关于美军那边的情况,我军的记录主要是提到他们利用白玉才叛逃一事进行心理战术,大量散发印有白玉才头像的传单,试图策反我军人员。但美军肯定不会只做这些表面文章,实际上,他们还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老秃山失守后,西景山和南边的戴尔山(德岘洞北山)成了美军最前线。这些小山丘原本只驻扎一个班到一个排的兵力,前面是前哨,后面是主阵地,通常美军会派一个连守备。白玉才叛逃后,美军的部署进行了调整。

面对志愿军1军7师21团1营的是美军一个完整的营——第7师第31团3营。美军安排K连守卫西景山,I连守卫戴尔山,L连作为后备力量。由于西景山和戴尔山都比较小,无法容纳一个连的兵力,美军的I连和K连都采用了将一个排配属火器连加强的方式进行防御,连队的主要力量则部署在鞍部。如果志愿军进攻西景山,K连主力会率先反击,如果形势不利,L连可以随时加入战斗。而附近的戴尔山上的I连会提供火力支援,并根据情况加入战斗配合反击。

美国人从白玉才那里得到了最详细的情报。他们知道,攻打西景山时,因为地形原因,中国军队最多只能投入一个连。而现在,美军把整个3营都布置在这一线,兵力优势非常明显,正等着志愿军自投罗网。

对于美军新的部署安排,志愿军并不知情。实际上,这次战斗的敌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风险也大大增加了。那么,到底该怎么打?是否应该继续进行这场战斗呢?

在开战前发生了一点小争执,营长傅全有和教导员梁尚万为了谁来带队打头阵而争论不休。最后,团长张绪做出了决定:让营长留在营指挥所指挥,而教导员则担任突击队的队长。

7月22日晚上8点,梁尚万带领的3连8个班秘密潜入了屯兵坑道。他们在坑道里潜伏了一整天。7月23日下午7点半,傅全有下达了炮火急袭的命令。32门火炮在3分钟后猛烈开火。潜伏部队3连在晚上7点33分准时发起进攻。中路的3连连长赵安瑞率1班只用了4分钟就拿下了西景山主峰的美军大碉堡。从左侧冲击的副连长周启仁率2班、3班也取得了胜利,美军表面阵地被突破后退入坑道据守。2班攻克了2号碉堡后,不顾坑道内美军猛烈的射击,以迅捷勇猛的速度连续冲击和爆破,以几乎全部伤亡的代价炸毁了美军三条坑道,活埋了坑道里的美军。2班只剩下班长王二元和战士陈凤康两人。王二元在这次战斗后因为立功,恢复了排长职务,洗刷了过去的耻辱。

三班连续攻克了第五、第六和第七号碉堡。班长牺牲后,战士苏怀川主动接替了他的位置。在排长的指挥下,一组增援二班,一组负责警戒侧翼,另一组增援一班。

赵克传带领3排从右侧发动攻击,连续攻克了美军的3号、8号、9号和10号碉堡。随后,他们转入防御状态,以防美军反攻。

在20时20分,我们已经全部消灭了表面阵地和坑道里的敌人,总共只用了47分钟。

在3连攻打西景山的战斗中,有一位老英雄名叫李志虎。

五分钟后,即20时25分起,美军K连开始反扑。在40分钟内,K连进行了五次反击,但都失败了。之后,美军的反扑力度减弱,到23时,K连失去了战斗能力,停止了反击。这时,3连的预备队2排两个班从屯兵坑道进入阵地。24日2时,除了留下五名战士在西景山担任警戒掩护外,其余部队都撤出了战斗。没多久,美军L连赶到,再次组织反击。那五名担任掩护的战士与敌军激战,全部英勇牺牲。

美军确实有了防范,并且有了精心准备的反击计划。志愿军在进攻时实际投入兵力六个班,与守敌的兵力对比不到2:1,在敌人已经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这简直是闯虎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关键就在于找到了在白玉才叛变、美军已经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最完美的破解方法——快打快撤。

根据郑维山的作战笔记记载,到了1953年,志愿军在分析作战情况时发现,要想成功攻打美军的阵地,兵力对比至少要达到3比1,否则很难取得胜利;而如果要攻打韩军的阵地,兵力对比可以放宽到2比1。

美军对朝鲜战争中的山头争夺战有很深刻的认识。他们明白,防守阵地非常困难,但即便阵地失守,也不意味着整个山头就彻底丢失了。关键是,在阵地失守后,要迅速发起反击,这样才能重新夺回阵地。在白玉才叛变后,美军立即调整了部署,特别加强了对西景山一线的兵力。他们在鞍部集结了一个连的两个排,准备趁着志愿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发起反击,重新夺回阵地。此外,还有一个整连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如果前线的K连反击不顺利,预备队可以随时投入战斗。

志愿军在不知道美军计划的情况下,最合理的做法是迅速结束战斗并撤离。因此,快速清理西景山上的敌军一个加强排是关键。虽然很多志愿军的战例声称在一小时内解决了战斗,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只是清除了表面阵地的敌人,而躲在坑道里的敌人却没有被彻底清除。当敌人反扑时,这些残敌会配合敌军的反击部队,给志愿军带来不少麻烦。在这次战斗中,3连仅用47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成功清除了坑道里的敌人,2班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大功。

在这次战斗中,由于需要迅速行动,志愿军没有采用战场喊话的方式。敌人退入坑道后,志愿军立即进行猛烈追击,不留活口,彻底摧毁坑道。面对美军在坑道口的顽强抵抗,志愿军进行了勇敢的突击,2班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只剩下两人。在其他情况下,对于退入坑道的敌人,志愿军通常会尝试喊话,争取俘虏。

意昂体育介绍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